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找回密码
 成会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丑时刘可亮的无情理论与无情选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7-31 09:5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丑时刘可亮的《无情对讲义全集》

  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无情对。

  无情对通常认为出现于清末。前人只留下了少量名句,而几乎没有理论。发展到20世纪末,这一现状基本维持。直到网络时代来临,才又得以发展,参与者多了,优秀作品也多了,零星的经验总结也出现了。不过,仍然存在着概念模糊,认识误区多,争鸣很常见的现状。

  本人近年在认真研读、分析、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少探索,也对无情对进行了诸多的理论梳理。主要是想实现无情对从“经验型”到“学术型”的过渡。目前,这些总结和观点已被大部分无情联友认同和接受。

  下面这个简要的讲义,就是从学术的角度编写的。它在表述上可能和大家在别处看到的有所不同。之所以这样编写,目的是为了避免同学们学习之后,还是带着认识误区和诸多疑问去实践。

  我虽然相信自己的表述和观点是目前最科学的、可传之久远的,但也主张同学们培养自己独立的学术品格,选择性地接受,同时欢迎交流,实现教学相长。

           一、初识无情对
  无情对的定义
  无情对,是一种通过极力追求对称,同时极力追求不对称而创造距离之美的幽默类对联形式。


  学习无情对的意义
  当前,对无情对的误解有很多,轻视无情对,甚至不屑无情对学习的人也不少,那么,到底为什么要学习无情对呢?

  1、可以为学习、生活增添幽默元素。

  成功的无情对100%是幽默对联。有了它,心花可以常放。

  2、可以拓宽思路,更广地了解和掌握汉语字、词的活学活用技巧。

  无情对创作与普通对联创作的差别,主要是利用汉字的多词性、多意义的特点,用求异思维来做文章。


  3、有利于提升普通对联创作境界。


  无情对萌生于借对手法的大量运用。而借对手法目前仍常见于普通对联。学习无情对,对高层次的对联创作有益。

  无情对的特点

  无情对的创作和鉴赏,均以普通对联的价值体系为参照物。了解无情对的特点,必须先熟悉对联的特点。
  无情对的特点有二。

  特点一:固守对联的部分对称要求

  固守的内容为:字工和律工。

  字工:即虽然看上去不像普通的对联,但一个一个字考察时,却是工整的。

  所谓的“字字工整”,通常表现为“在句子中的实际意义和词性不工整”,而把上下比撇在一边,只看某一组字时,“至少有一种词性和意义是工对的”。即通常表现为“当句不工句外工”。

例:
  僧来云正过;
  道上念真经。

  例中,上下比的句型结构,对应位的词性、含义均不符合《联律通则》要求,但一个一个字来看时,“道/僧”、“上/来”、“念/云”、“真/正”、“经/过”却很工致。我们之所以认为这5组字对仗工致,并不是指它们在句中的本来含义和词性是工致的,而是分别把它们当成名词(道,理解为“道士”)、动词、动词、副词(形容词)、动词来看待时,是工致的。

  无情对比普通对联对工致的要求更严格,追求“小类工对”。五言以上的句子以意为先,可以有少量的字宽对。

  律工:即对句符合对联的平仄要求。五言以下追求符合“相反律”。
  特点二:有选择地违背对联的部分对称要求

  除了“字工”和“律工”,无情对创作故意有选择地违背对联的其他对称要求,如,词性相对、意义相品、结构相似、意境相谐、内容相关等。


  所谓“有选择”,应该这样理解:

  ①成功的无情对肯定违背了某些对称要求。如果全部没有违背,就是普通对联了;

  ②某一成功的无情对作品,不一定得全部违背除“字工”和“律工”以外的其他对称要求;
  如无情对通常是出句为雅句,对句为俗句;无情对通常上下比不围绕同一主题。但这都不是必要条件,更不是无情对的本质特征。前人所总结的“义远”“风马牛不相及”之说,是对大部分无情对外在特征的形象概括,却是失之严密的、不科学的。
  ③在截止目前的实践中,除了“字工”和“律工”以外,对联的其他对称要求,都有被违背的成功实例。

  无情对作品成功的标志
  无情对虽然更多的从分析字、词入手来创作,但它不是机械的排列组合,无聊的对字对词。作为一种特点鲜明的机巧对,无情对的创作,通常是在熟练掌握基本技巧基础上的灵光一现。


  成功的无情对作品,有以下标志。


  1、句子流畅自然,无语法和逻辑错误。


  更高一点的要求:就是“单看对句也是好句”,如角度好、观点新、语言美、意境佳等。

  2、对称与不对称有很鲜明的对比。

  字愈工,律愈合,则对称之美尤为突出。
  其他的不对称特征愈明显,则“不对称美”愈突出。


  当人们在欣赏时,自然而然以普通对联的价值判断为参照物,体味到“对称美”与“不对称美”之间的强烈反差,从而感受到其幽默风趣。


  人们常说的无情对的“歧义效果”,即“对称美”与“不对称美”之间拉开的距离。


  所以,无情对之所以幽默,其根本原因是“实现了明显的对称与明显的不对称的和谐统一”。


  无情对,生动地展现了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魅力。




      二、无情对创作手法及应用


  创作无情对,目的简单明了:把字对工整,并保证句子质量。
  
  为实现这一目标,凡有对联基础的人都能很快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方法。在长期的实践中,这些方法有人简单总结过,但没有系统化、科学化。前辈中的无情对高手,也使用过这些手法,但具体到每个人,往往各有偏废,重视一些手段,而很少用另外一些手段。这一状况,使创作空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无情对的发展。希望同学们通过掌握要领,反复练习,娴熟掌握所有手法。
  一、常用手法


  无情对的创作手法有:转义、变词性、异步和直对。
  下面简要介绍:
  
  转义:又称借对(借义),指让一个字或词,在句中以甲义与对应的字词相对,但以乙义与之形成工对的手法。


  例:
  庭前花始放
  阁下叶先生
  例中,“叶”是名词,在句中的含义是“姓氏”,但与“花”形成工对的则是其另一含义“植物的一部分”
  
  变词性:指让一个字或词,在句中以甲词性与对应的字词相对,但以乙词性与之形成工对的手法。


  例:
  树已千寻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例中,“果”是副词,但以名词与“树”形成工对。
  词性变对的同时,肯定实现了转义。所以,“变词性”手法隶属于“转义”,通常为了便于分析与交流,把“改变了词性的转义”单独拿出来归纳为一种手法。
  
  异步:就是故意造成上下句“词不对位”的手法。
  当以词为单位断句时,上下出现错落情况。(这一手法,有人总结为“变结构”,但通常与现代语法的“变结构”情况混淆,所以,本文总结为“异步”)。


  例:
  
  三/径/渐/荒/鸿/印/雪
  两江/总督/鹿传霖
  这是“223”结构对“1111111”结构 


  鸡冠花/未/放
  狗尾/叶/先生
  这是“212”结构对“311”结构
  
  举国/关心/高考/热 [赤兔马]
  张家口/眼下/严寒 [田园微风]
  这是“322”结构对“2221”结构
  
  恐龙/闹/青海
  喜马拉雅山 [陈远清]
  这是“5”结构对“212”结构
  “异步”情况,只有错开较明显时,对无情效果的贡献才大;通常,“异步”的同时,还叠加“转义”和“变词性”手法。
  
  直对:即根据实际创作需要,使作品中的部分“对位词”像普通对联一样直接相对。


  例:
  人生/欲望/多
  马克思/名/大 [柳絮飘]
  例中,“大/多”在对应的位置,即“对位词”,其对仗方式与普通对仗一样,既没转义,也没变词性,更没异步。
  细/羽/家禽/砖/后/死
  粗/毛/野兽/石/先生
  例中,“粗/细”“毛/羽”“野兽/家禽”是3对直对的词。
  
  直对,虽不直接为“不对称”作贡献,但它为“对称”作贡献,保证句子成立,和谐一体,是综合造就无情味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然,成功的无情对,至少运用了前三种手法中的某一种,不能全部直对。全部直对,就是普通对联了。(有部分词借对,可能还是普通对联,这是后话。)
  
  二、转、变的细分
  
  转义和变词性,是无情创作最常用两大主要手法,通常简称为“转”、“变”。根据“转”、“变”在具体无情作品中的实际情况,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下转”、“下变”;“上转”、“上变”;“双转”、“双变”等手法。 由于它们最常用,且统计表明:传统的习惯主要采用下转(变)手法,而上转(变)、双转(变)只是偶尔无意识使用。所以,有必要进一步细分,并重点掌握。
  如果同学们主动认识到以上手法应均衡使用,并调整创作习惯,一定会如鱼得水。下面是具体介绍:
  
  下转:就是保持出句中字的含义不变,通过对句中的字来实现“转义”。
  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对句中的字至少有2个及以上明显不同的含义。


  例
  树已千寻休纵斧
  萧何三策定安刘
  1位、7位下转 
  萧,名词,由“姓”—“植物”;刘,名词,由“姓”—“兵器”   


  下变:就是保持出句中字的词性不变,通过对句中的字来实现变词性对。
  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对句中的字至少有2种及以上词性。
  例:
  树已千寻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1位、7位下变
  果,副词—名词;干,动词—名词


  上转:就是把出句中的字当成别的意思来对。
  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出句中的字至少有2个及以上明显不同的含义。
  例:
  三星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
  2位上转
  星,名词,由“星级”—“星星”


  上变:就是把出句中的字当成别的词性来对。
  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出句中的字至少有2种及以上词性。
  例:
  陈水扁
  卖汤圆
  1位上变
  陈,名词—动词


  双转:就是让出句、对句中对应位置的字“形成工对的含义”都不是它们在句中的本来含义。
  实施的前提条件是:这组对位的字,都至少有2个及以上明显不同的含义。
  例:
  盛夏风光观食日 [聿舟]
  单元水电表居中 [纪晋唐]
  2位、7位双转
  “元/夏”,由名词的其他含义转为“朝代”;“中/日”则全部转为“国家简称”。


  双变:就是让出句、对句中对应位置的字“形成工对的词性”都不是它们在句中的本来词性。
  实施的前提条件是:这组对位的字,都至少有2种及以上词性。
  例:
  面壁思过
  角膜神经 [柳絮飘]
  4位双变
  “经/过”,全部由名词—动词
  
  数学概率表明:“下转(变)”和“上转(变)”出现的几率应该一样,“双转(变)”可能出现的几率应该比前两类更高。但实际使用情况是:
  对流传至今的18副经典的无情作品的统计是:下转(变)18处;上转(变)6处;“双转(变)”1处。
  对中华国粹网无情版擂台1-45擂“胜出”作品的统计是:下转(变)109处;上转(变)55处;“双转(变)”10处。
  希望大家在娴熟掌握手法后,根据数学概率的指向,多使用上转(变)、双转(变)手法。


  三、实战示范


  无情创作实战指导(一)


  利用出句中汉字的多词性、多含义来创作无情对




  本帖为对联网校中级班实战指导帖,也欢迎本版无情联友交流。


  每一帖,只从某角度,或就某方法进行分析和示范。切忌机械学习、孤立理解、片面对待。待学习任务基本完成后,进行综合实践或日常对句与参赛时,应该灵活应变,打好“组合拳”。


  无情对创作,主要的手段就是利用汉字的多词性、多含义来做文章。那么,怎么做呢?下面,从如何利用出句中汉字的多词性、多含义来做文章开始,举例示范。
  所举之例,主要是为了说明方法和思路,同时展示无情创作角度之广,不一定精彩。


  例


  出句:对联 [丑时]


  注:我们只把“对联”理解为名词




  创作步骤:


  一、分析组成出句的字的词性和意义。


  分析:“对”是名词,其含义都是指“对子”;“联”是名词,其含义指“对子”。


  结论:应对时,尽量不对以上分析中显示的“同样的词性”或“意义相品的字”。




  二、分析出句中的“字”,还有其他哪些词性和明显不同的含义可以利用来应对。


  分析:


  “对”字除了名词,还有——形容词、量词、介词等其他词性;


  “联”字除了名词,还有——动词、量词等其他词性。


  “对”字作为名词,还有——配偶、对手、对策等其他明显不同的含义;


  “联”字作为名词,还有——联盟、联合会等其他明显不同的含义。


  结论:可以利用“对”与“联”字的其他词性和含义做文章。




  三、运用常见创作思路创作:


  如:把“对”字分别理解为形容词、量词、介词,可以有如下应对:




  出句:对联 [丑时]——形容词
  对句:错落 [丑时]


  出句:对联 [丑时]——量词
  对句:八戒 [丑时]


  出句:对联 [丑时]——介词
  对句:向左 [丑时]


  如:把“联”字分别理解为动词、量词,可以有如下应对:


  出句:对联 [丑时]——动词
  对句:判断 [丑时]


  出句:对联 [丑时]——量词
  对句:三本 [丑时]


  如:“对”字理解为名词“配偶、对手、对策”等其他含义进行借对:


  出句:对联 [丑时]——配偶
  对句:偶遇 [丑时]


  出句:对联 [丑时]——对手
  对句:敌视 [丑时]


  出句:对联 [丑时]——对策
  对句:方向 [丑时]


  如:把“联”字的含义当成“联合会”来应对:


  出句:对联 [丑时]——联合会
  对句:团委 [丑时]


  下一示范,将讲解如何保持出句中字的词性和意义不变,在对句中做文章。




无情创作实战指导(二)


  利用对句中汉字的多词性、多含义来创作无情对




  本帖为对联网校中级班实战指导帖,也欢迎本版无情联友交流。


  利用出句中汉字的多词性、多含义来做文章,是常见的、容易想到的创作角度。有时候,我们发现:如果出句中字的词性和意义比较少,就感觉创作空间有限,不好下手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有!就算是保持出句中所有字的词性和意义不变,也可以利用对句中汉字的多词性、多含义来做文章。


  下面,举一个很极端(即出句中的字只有唯一词性和意义)的例子。所举之例,主要是为了说明方法和思路,同时展示无情创作角度之广,不一定精彩。


  例:
  出句:登山 [丑时]


  登:常见只有动词这一词性和一个含义;
  山:常见只有名词这一词性和一个含义。




创作步骤:


  一、分析正常对句,可以应对哪些字


  分析:
  登:可以对“上”、“越”、“跳”、“落”、“挺”、“进”,等等
  山:可以对“海”、“水”、“道”、“塞”、“岸”、“土”,等等


  二、分析这些可应对的字,哪些有明显的多词性和多意义
  分析:
  在可以对“登”的字中,除了动词词性,还有其他明显的词性或意义的字有“上”、“落”、“挺”等
  在可以对“山”的字中,除了名词词性,还有其他明显的词性或意义的字有“水”、“道”、“塞”、“土”,等
  结论:可以利用它们来做文章,想办法让它们在句中的实际词性和意义与“登”“山”不能相对。


  三、创作示范:


  1、利用字的其他词性来切入:
例:
  出句:登山 [丑时]
  对句:上级 [丑时]“上”在句中是形容词


  出句:登山 [丑时]
  对句:挺土 [丑时]“挺”在句中是副词,“土”是形容词


  2、利用字的其他意义来切入:
例:
  出句:登山 [丑时]
  对句:出道 [丑时]“道”还是名词,但已不是“道路”的意思


  当然,对句中某个字有多词性和多个含义,只能说提供了一个创作的角度,不一定条条道路通罗马,也不一定精彩。我们通常要在诸多的选择中,确定最理想、最精彩的对句。


  附:“登山”还有多个可依靠整词“借对”手法实现无情的对句。不能说明上述问题,所以没拿来举例:


  出句:登山
  对句:辞海
  对句:上海
  对句:出路


  下一帖,将专门示范“出、对句中的字同时改变词性和意义”的实战。


无情创作实战指导(三)


  同时利用出、对句中汉字的多词性、多含义来创作无情对


  本帖为对联网校中级班实战指导帖,也欢迎本版无情联友交流。


  前面已经练习到,分别单独利用出句、对句中汉字的多词性、多含义来做文章,来创作无情对,创作空间已经很大。但无情创作之便利,远不止此。我们还可以同时利用出、对句中汉字的多词性、多含义来做文章。


  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所举之例,主要是为了说明方法和思路,同时展示无情创作角度之广,不一定精彩。


  例:
  出句:花落 [丑时]


  花:在出句中是名词,含义为“植物的一部分”;
  落:在出句中是动词,含义为“下降”。




创作步骤:


  一、分析出句中的字,还有哪些常见词性和意义


  分析:
  花:还可以做动词“使用用钱财”、形容词“班驳的、花俏的、不专心的”等
  落:还可以做名词“住处”、形容词“稀疏”、量词“叠、摞”




  二、分析“不直对时”,出句中的字可以应对哪些字。这些字有哪些其他明显不同的词性和含义


  分析:
  花:可以对“费”、“用”、“典”、“白”,等等
  落:可以对“房”、“宫”、“疏”、“叠”,等等


  再分析上述这些字,哪些有常见的其他词性和意义。




  三、创作实践:


  想办法使某一组字形成工对的词性或意义,全部不是它们在句子中的本来词性和意义


例:
  出句:花落 [丑时]
  对句:费翔 [丑时]
  “花/费”均理解为动词形成工对,而它们在出、对句中实际全部是名词


  出句:花落 [丑时]
  对句:子宫 [丑时]
  “落/宫”均理解为名词“房屋”形成工对,而“落”在出句中实际是动词;“宫”虽然还是名词,但其含义不是“房屋”,而是“女性的器官”。


  同时利用出、对句中汉字的多词性、多含义来做文章,不但可以拓宽应对空间,而且能使对出的句子歧义效果尤为突出。
  此法初学时看似复杂。熟悉之后,用起来也简单,且不需要去刻意强求。


======================
  
  以上三帖实战指导,偏重于从单个字着手。此外,无情应对还有“整词”的借对、变结构等。容后再开专贴指导。


  通过这三帖实战演示可以看出:无情应对某一个词,真是非常之自由。娴熟掌握这三种思路后,应对5字以上长句时,就可以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比较容易对出理想的对句来了。




无情创作实战指导(四)


  多字词的借对


  本帖为对联网校中级班实战指导帖,也欢迎本版无情联友交流。


  多字词,指2字或2字以上的词。有时,我们从组成该词的某一个字着手,可能使整词实现借对。这点,创作方法已经在前面涉及了,就不专门讲了。本帖调整一下创作的切入角度,即重点讲如何从一个词整体出发,实现借对。某些例子,实际上会与前面殊途同归。


  一、哪些多字词可能用于借对


  借对,就是使一个词在句中是“甲义”,而以“乙义”与出句形成工整的对仗的手法。
  所以,当一个词有多个含义时,就可能被借对或用来借对。
  但请注意:并不是说只有一个含义的词,就没法用来借对。当“一个词的内部有任意一个字实现借对时”,该词也可以实现借对。


  通常可能被用于借对的词包括:


  1、含引申义的词


  例:
  “风流”有三个明显不同的含义:1、风移动;2、放荡不羁;3、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在不同的具体对句中,就可以在三个含义中作相应的选择了。到底在句中是哪一个含义,取决于具体的语境。只要是实现“甲义-乙义”就是成功的借对。


  2、专用名词
  如名人名、物名等约定俗成的专用名词等。一方面,它们有固定的含义,另一方面,组成这些专用名词的字,可能恰好与其他“义类”的词形成工对,出现一个滑稽的“虚拟义”。故常用于借对。
  如“李白”、“半夏”等就经常被用来借对。


  3、外来词和音译词
  外来词和音译词肯定有其固定含义。组成这些词的字却往往无固定的、具体的含义。它们与某些其他“义类”的词很可能字字合拍,实现借对。
  如“马拉松”等经常被用来借对。


  4、“词内字实现借对”的单义词
  理论上,绝大部分词都可能用于借对,哪怕它们只有一个含义。只要组成它的字有任意一个能实现借对。


  以上只是为便于交流,大致进行分类,指明常见的路径。分类还有交叉的可能。


  二、具体创作中的探索


  总体来说,借对有如玩机巧联,既要知识渊博、又要有一双慧眼。不过,探索一点创作的具体经验也是有益的。
  1、观察分析第一个字可以对哪些字
  由句子的第一个词、第一个字入手,是很多联友应对的自觉选择。
  例:
  出句:一天


分析:
  “一”按今音可以对“二、四、五、六、九、百、千、万、亿”、“零、半、两”、“对、打、念”等字


  2、思考用“可以应对的第一个字”能够组哪些同样长度的、属于上述三类的词


  根据上面的分析,试随便作应对:


  出句:一天
  对句:零点
  对句:半夏
  对句:五秒
  对句:四季
  对句:打点
  对句:千载
  对句:万岁


  3、看哪些词恰好可以实现字字工对,且“义类”相远
  对出来之后,其实,大家已发现有些是明显的借对:


  出句:一天
  对句:半夏
  对句:打点
  对句:万岁


  它们之所以是成功的借对,是因为“半夏”是专用名词;“打点”是“词内字实现借对”的词;“万岁”是一个引申义的词。




  4、再观察组成该词的其他字,如尾字,重复以上程序
  例:
  出句:一天


  考虑“天”字还可以对“地”“海”“道”“水”等,还可以进行如下的借对:


  出句:一天
  对句:陆地
  对句:大海
  对句:半道


  5、以某个合格的词为思维发散点,进行长句的创作
  一个词,稍加推敲,经常可以对出诸多借对方式来。从中,我们有可能选择某个词作为思维的发散点,找到切入的角度,去应对后面的词,对出成功的句子。
  例:无情第19擂的出句,开头的词恰好是“一天”


  擂句:一天飞雪苦寒锁 [田园微风]


  我在应对时,就是从“一天”着手,大致在心里进行了以上推敲,选择从“半夏”切入,再去中药里找了一番,恰好有个“防风”可以对“飞雪”,于是有了对句:


  擂句:一天飞雪苦寒锁 [田园微风]
  对句:半夏防风清热毒 [丑时]


  当然,这只是一种最常见的切入方法。实战中没有必要僵化之。从任何一点切入,寻找灵感,均有可能此路可通。今后,实践、积累一定经验后,大家可以摸索自己独到的方法,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


  下一帖将示范“变结构”手法。


无情创作实战指导(五)


  利用“变结构”手法创作


  本帖为对联网校中级班实战指导帖,也欢迎本版无情联友交流。


  “变结构”手法可以运用到什么程度,目前联界还没有统一认识。本帖按最自由的程度进行指导。将来同学们自己可以选择个人认可的程度。
  一、“多变一”和“一变多”
  “多变一”,即把2个及以上相邻的词,当成1个词看待来应对。
  “一变多”,即把1个“多字词”拆开来看,当成几个词来应对。
  1、“11”变“2”与“2”变“11”
  例:
  树/已/千/寻/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例中,“树/已”对以“果然”,是“11”变“2”。“树已”不是词,属“11”结构,把它当成一个词看待,应对一个词“果然”,是“2”结构。
  明月/几时/有 [候补僵尸]
  后天/才/刻/完 [陈远清]
  例中,“几时”对以“才/刻”,是“2”变“11
  2、“111”、“12”或“21”变“3”及其反变
  例:
  三/径/渐/荒/鸿/印/雪
  两江/总督/鹿传霖
  例中,“鸿/印/雪”对以“鹿传霖”是“111”变“3”
  鸡冠花/未/放
  狗/头/叶/先生。
  例中,“鸡冠花”对以“狗/头/叶”是“3”变“111”(也可断句为21)
  四个字及以上的“多变一”和“一变多”,通常,成语、长的专用名词属于此列。大家可以在成熟的作品中找到例子。
  例:
  实践/科学发展观 [田园微风]
  花生/类/产品/抽检 [一格]
  例中,“科学发展观”对以“类/产品/抽检”是“5”变“122”
  “多变一”和“一变多”,一般不改变句子的意节和音节,故普遍被联友所接受。
  注意:普通对联作品也常有“多变一”和“一变多”的情况。所以,这种变结构的形式,大部分歧义效果不明显,实践中,无情高手常常叠加其他创作手法,以使其歧义效果明显。大家注意分析以上例子,基本上都伴随有词性和意义的变化。
  二、“多变多”
  “多变多”,即把2个及以上相邻的词,打乱结构,对以另外2个及以上相邻的词。
  例:
  举国/关心/高考/热 [赤兔马]
  回家/看/眼/老/娘亲 [LANLONG888]
  例中,“高考/热”对以“老/娘亲”是“21”变“12”
  举国/关心/高考/热 [赤兔马]
  张家口/眼下/严寒 [田园微风]
  例中,全盘皆变,全联无一处直接对仗,属于“2221”变“322”
  “多变多”的手法,一般改变了句子的意节和音节,故被一些联友所反对。其实,这种反对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如果允许“多变一”和“一变多”,而反对“多变多”,可以推理出来这种观点在逻辑上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推理示范见: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422&ID=235783&page=12楼
  “多变多”手法直接造成了视觉上的不对称感,一般歧义效果明显。就算不叠加其他手法,也是成功的。如果能叠加,则歧义效果更突出。
  当然,“多变多”直接挑战传统对联阅读习惯,还是以尽量避免为上。如果的确能对出很精彩的对句,则何乐而不为?
==============================
  5个实战指导帖子,基本上举例介绍了常见无情对创作手法的实战运用方法与常见思路。这好比练习乒乓球,掌握了推、搓、拉、攻等技术动作。真正参加比赛时,要综合起来灵活运用,并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切忌机械的生搬硬套,或走进玩字的死胡同。
  各种手法综合起来灵活运用,因地制宜,目的是要对出自然流畅,有较高质量的句子来。所以,请注意:不要为一字一词的精彩而得意,整句精彩才是最精彩的。
  一招一招讲解和示范,目的是为了帮助掌握。待娴熟使用后,成熟的无情作者在应对时,往往是心中无招的。


  字工意远,读后令人会心一笑或拍案叫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好
2#
 楼主| 发表于 2017-7-31 10:00:01 | 只看该作者
丑时刘可亮的《无情对佳作100副赏析》


  前  言


  以民国为界,百年之前的无情对作品也就二三十副吧。我把它们叫做“无情对原生态时期的代表作”。它们代表着那个时代就已初成气候的一个联种,穿越100年的时光隧道,抵达了现代,带给了我们关于无情对的初步印象与认识。
  到了网络时代,无情对创作开始繁荣,一批新的佳作也冒了出来。这就使我产生了类似于遴选《清联300副》的念头。的确,我们需要一批经典,来代言这个联种。
  更为迫切的是,在“原生态”无情对作品的传承过程中,也传递了很多的认识误区,使无情对的赏析一直处于浅薄、狭隘,甚至难以自圆其说的境地,没有形成科学的审美价值观。笔者希望通过对精选的100副无情对的赏析,在扭转这一现状上发挥一定的作用。
  说得更深一点,在人们物质文化精神生活日益丰盈的今天,无情对理应成为我们神会先人,会心一笑的一个小小窗口。




001  
  树已千寻休纵斧 [未知]   
  果然一点不相干 [张之洞]
赏析:   
  果然一点不相干!如果说无情对也有一句广告词,毫无疑问就是它了。  
  这副无情对,出句有多个版本,“千寻”之外还有“半寻”和“半枯”之说。    
  从纯技巧来看,此作主要由“果”“干”二字的借对而获得成功。从小类工对的角度来看,作品并非“完璧”。然而,正是因为对句“果然一点不相干”在成功实现无情对仗的同时,还恰好概括了大部分无情对的常见特征,而稳居佳作第一把交椅。张之洞也因此被人讹传为无情对的创始人。其实,只要稍微考证,就可发现:只能说张之洞是无情对在清末兴起时的代表人物。他以自己积极的实践,为这个联种的崛起发挥了实质上的首倡作用。  
  联如其人,联可窥人。无情对,既固守对联的对称之美,又有条件地极力追求不对称之美,并将它们和谐统一于同一件作品中。非敢于突破条条框框,有强烈创新意识者,而不能擅之。由无情对,亦可窥张之洞人生之一豹。张之洞一生,无论是理政、兴学,还是办实业,都很讲原则,而又极灵活。他的《劝学篇》提出了著名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他在广东主政时,为了筹措资金干大事,敢于恢复朝廷已禁止多年的民间赌博。这等人才,玩无情对是高手,也就不奇怪了。  
  “果然一点不相干”,也奠定了无情对作品“主题不相关”这一主流风格。张之洞的应对本身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一百多年来,它在扬起无情对鲜明旗帜的同时,也误导着传承者们以偏概全,把“主流”当“本质属性”,严重制约着无情对的发展。




002
  陶然亭 [张之洞]   
  张之洞 [李文田]
赏析:   
  整词借对,字字工致,义远而类较远,是五言以下无情对中的代表作。  
  此对中,“陶”字由形容词“快乐”转义为了名词“姓氏”之意。这说明,改变“出句”中字的词性和含义的方法,为前人所选择过。但时至今日,人们更习惯的是利用“对句”中的字词来做文章,使创作空间远未得到开掘。   
  作品相传为张之洞在北京陶然亭宴客时所出,工部侍郎李文田所对。有名有姓有细节,可信度较高。但我相信张之洞在出句时,心中是很可能有预谋在先的。可以预谋,这是无情对创作的一大取向。




003
  三顾频烦天下计 [杜甫]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
赏析:
  杜甫《蜀相》中的“颈联”,我认为,是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优秀无情对。这一拔,会出许多人意料,故颇冒风险:)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1、从现代语法角度看,上下句结构有天渊之别,在唐代律诗中,此等对仗,非常异类;2、从“朝/顾”、“开/频”、“臣/下”等字组的多处借对或变词性对来看,手法运用是丰富的、覆盖全句的。虽然“开/频”、“老/天”不是很理想的小类工对,但已非常难得。(当然,有些跨词性的情况,在普通对联中很正常,没必要以借对看待。)
  古人对仗,并无现代语法,实则是以字为单位、以对类为法度。故而,借对在古诗中常见,最终在清末对联中出现很频繁。借到极致,无情对萌生。杜甫是唐代诗人中较频繁使用借对手法的代表。其另一作品“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中的“七十/寻常”就常被用来作为经典的借对手法运用之例。擅于借对的诗圣,最终给我们留下这么一个准无情对佳作,也就不奇怪了。




004
  鸡冠花未放 [叶广文]
  狗尾叶先生 [某生]
赏析:
  这是宋龚明之《中吴纪闻》记载的学生嘲先生叶广文的一联,公认的最早的无情对之一。
  该作借对精彩,尤以“叶/花”、“先生/未放”为精妙。在特定的情境下,讽刺辛辣,令人捧腹。
  无情对仗本身就是幽默而颇值得玩味的,加上诙谐的表意,可谓锦上添花。此为成功一例。
  值得注意的是:先绣好“锦”,才谈得上添“花”。在无情对的创作与欣赏中,有很多朋友不能正确看待“锦”与“花”的辨证关系,在机巧的运用上缺乏认识和把握,而一味追求句意上的俏皮与搞笑。其结果,往往成了“麻布袋绣花”了。有时,连麻布袋都不是。




005
  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 [李东阳]
赏析:
  此作出于明代的《古今谭概》,相传为李东阳所作。机杼与上句略同。
  分析:“阁下”对“庭/前”、“先生”对“始/放”为借对,叠加“异步”手法;“李/花”属借对。3位下转;5位下变。
  这是手法运用最丰富、全面的五言范例,是老无情对中最为精工者。堪为理想的教学例句。




006
  树已千寻休纵斧 [未知]
  萧何三策定安刘 [李文田]
赏析:
  与“果然一点不相干”相比,此作手法相似,但“萧/树”等更显工致。在有张之洞的对句在先的情况下,还能得以流行,自有其独特魅力。
  该作开了人物姓名入无情对的先例。更重要的是,在用典、化典方面开了无情对之先河。谁说无情对一定要与普通对句大相径庭?一定要往俗语、口语方面作选择?一定要一庄一谐?
  此作以史笔评西汉之事,是雅出雅对之代表作。
  明显的对称与明显的不对称和谐统一于一件作品,这是无情对的本质属性,是真正的“无情味”。如何创作与欣赏无情对,此作给我们的启示很多。




007
  三星白兰地 [未知]
  五月黄梅天 [未知]
赏析:
  两组词成功借对,字字小类工对。2位上转。
  外来词入无情对,这个是很有代表性的。借对成功的关键是“义类要远”,土洋相对,往往可以很好满足这一要求。所以,这方面还大有可为。




008
  细羽家禽砖后死
  粗毛野兽石先生
赏析:
  这是靠1-2个词借对,使整句无情效果突出的典型例子。手法运用情况为“石/砖”下转;“先生”对“后/死”借对,同时异步。虽然句子的前4字没有加诸造无情手法,但无情效果已非常突出。这是因为,每一个字、词,是句子的有机组成部分。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句子无情味就出来了。
  所以,无情应对,要以句子流畅自然高质量为第一选择,无情手法的覆盖率为第二选择。有时候,“直对”也是上策。
  此作的出句,有一定捏造痕迹。怀疑为先有对句而设计的粗糙的出句。因为,“细羽家禽”的说法,不太符合文人的一般创作习惯,罗嗦之极。当然,也不排除迂腐之极的酸秀才干出这样的事。所以,这也提醒我们,先有对句,造出句时,也要以句子流畅自然高质量为第一选择。




009
  怕热最宜穿短裤
  论功还欲请长缨
赏析:
  比008句直对得更多!此作唯一使用无情手法的地方,在“功/热”的双转(变)。以1/7而影响全局,可见,无情创作可能更多从局部着手,但最终要看整体。
  此作还有一个特点:出句俗,对句雅,而一样可以很方便的感受其无情味。所以,所谓“出句要雅,对句要俗”仅仅是一个经验总结。如果作为定论来遵循,则谬矣。
  其实,这是个进入“争鸣区”的句子。“功/热”按普通对联要求,本身也可对仗。如此,则为意境大相径庭的纯诙谐联,而非无情对了。




010
  乃武归天
  斯文扫地
赏析:
  此作妙在“斯文/乃武”的精妙借对,故流传甚广。杨乃武一介书生,命悬一案,真是斯文扫地!故上下句又是密切关联的。可见运用同样的手法,对出的作品虽然有明显的不对称特征,但主题却可能相关。而且,是清末的作者给我们留下了范例。
  围绕同一主题,我把这类无情作品归纳为“神不散”,以区别于“风马牛不相及”一类。很显然,把“果然一点不相干”理解为无情对的本质属性,是片面的。




011
  欲吃新河鸭(子)
  须交陈海鹏(孙)
赏析:
  这个典故我就不重复,但很显然,这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又一“神不散”无情作品。主题相关,流水成对,是这类无情对作品的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此作生活味很浓,内容本身也幽默风趣。今天,作为幽默类艺术门类,无情对应更多的走进生活,愉悦大众,调味粗茶淡饭的人生。
  无情对,可成为对联中的“漫画”与“相声”。




012
  珍妃苹果脸
  瑞士葡萄牙
赏析:
  此作前后两组词借对巧妙,在中国刚刚开始醒眼看世界的清末,以两个外国国名对宫廷人物之肖像,使内容尤其不相干,故而绝妙。
  尤其珍贵的是:这是在老无情对数量本来就不多的情况下,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个特例,为无情对的发展留下了原初的依据。说它“特”,1、无情对要求字字工对,但“葡/苹”“萄/果”却因为“葡”“萄”无实际意义而难言字字工对,而是以“葡萄/苹果”词的工对形式而存在于整句中的。2、人们总结说“连绵词不宜入无情对”,这就提供反例了。当我们真正掌握无情创作规律时,发现,连绵词完全可以自由进入无情对。




013
  三径渐荒鸿印雪
  两江总督鹿传霖
赏析:
  洪荒一片,宇宙浩淼,鸿飞那复计雪泥。意蕴十足的出句,配上通俗自然的对句,庄谐对比非常鲜明,是经典老无情对中“雅俗配”的典范。虽然“督/荒”显宽,但在七言对句中,不因巧害意,也是常见的创作姿态。
  本人虽然强调不要把经验当规律,但还是极力主张无情出句多出高雅、有质量的句子。现在流行出五言以下的短语、俗语、专用名词,但也要有个均衡的认识和判断。
  不仅出句可以力求雅,对句亦然。无情对,皈依阳春白雪,既有利于无情对的发展,也有利于对联发展。这是后话。




014
  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 [何淡如]
赏析:
  清末的少量经典无情对,有趣的是,每一个又几乎可以代表一种不同的创作风格,形成了“数量少而范例全面”的状况,有利于无情对形成系统的学术框架。这又是了。该作以同类词(国家名称)连续借对取胜,同时,也是“不成句”的无情对仗范例。
  后人以中药名、水浒三国人物名等同类词借对创作了不少相似的作品。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所选之词具有严格的并列属性。这类作品还大有可为。




015
  避暑最宜深竹院
  伤寒莫妙小柴胡
赏析:
  以医学名词“伤寒”借对“避/暑”,精妙。中间3字是直对。“柴胡”一药对“竹院”构思可嘉。可惜“胡”不能是“胡同”的简称,故字工方面是有缺陷的。所以,值得提醒的是:无情对的“字字工”,是指字典上其固有的含义至少有一个是工对的,而不是组词之后可以解释为工对。
  此作也可理解为主题是相关的,即“神不散”无情对。




016
  杨三已死无苏丑
  李二先生是汉奸
赏析:
  由“赶三”而“杨三”,为字工而以讹传讹,终成定局。中华文化的一重魅力,是由糊涂帐所赋予的。可笑有人总想在某个领域争个清清楚楚,又有人故意夸大“模糊”,都是对中华文化特色的不了解。
  此作是讽刺李鸿章的。是对当时的社会热点新闻的辛辣评价。由此可见,无情对从一开始就是介入社会领域的,是讽世的匕首,高度精练的杂文。
  凡文艺的生命力,在于扎根生活;文艺的高境界,在于有功于时代,有益于民生。希望更多的同道,运用这个武器,创作出更多经典的“时事无情”作品来。




017
  赐同进士出身
  替如夫人洗脚
赏析:
  据说此作是戏谑曾国藩的。从手法上看,此作妙在“如夫人”对“同/进士”的借对和异步,字工绝妙。其内容上的强烈幽默感大有掩盖其本身的无情对仗之幽默之势。但我们在赏析时,要对两种幽默的叠加有清醒的认识。
  此作还是俗出俗对的典范。谁说一定要“雅出俗对”,才是“正宗”的无情味?




018
  皓月一盘耳
  红星二锅头 [御赐金牙]
赏析: 
  来到我们这个时代,拔此句为第一个点评的佳作,理由有三:一、大雅对大俗,意境之不对称达极致;二、结构“23”对结构“11111”,“异步”特征突出;三、“头/耳”虚实之对,使局部“字的不对称感”达极致。另,在特定情境中,神不散。
  此作虽可不以律句待之,但“锅/盘”同平,毕竟不符合相反律,是为微瑕。




019
  富士胶卷
  贫僧糊涂 [大漠孤烟]
赏析:
  字字工致,令人绝倒。尤其是“糊涂/胶卷”之“糊/胶”“涂/卷”真是绝妙。无情对也是机巧联的一种。好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同样适用。
  在丰富的汉语圈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绝配早就存在着,在某个角落眨着调皮的眼睛,等待你去发现。




020
  人生欲望多
  马克思名大 [柳絮飘]
赏析:
  此作字字玉工,堪为绝配。从断句结构来看,是“311”对“221”,更添错落感。
  “大/多”是直对。必要的直对,是为了服务于整体,是“明显的对称”的有机组成部分。




021
  羊肠小道 [烤炉煎茶]
  驼背老僧 [学而究]
赏析:
  严格地说,“驼背”“羊肠”造词方式一样,修辞手法一样,在普通对联中是可以直对的。但能把这组字字工致的词找到一起,也是值得喝彩的。只要它与其他词组成的句子能产生强烈的“不对称感”,直对,也是对无情味有贡献的。
  其实真正的手法就是一个“僧/道”的下转,却境界全出。的确颇值玩味。




022
  齐齐哈尔
  楚楚动人 [从嘉婉儿]
赏析:
  地名类、成语类直接构成无情对仗,难;叠词对无情,尤难。但当天成之佳句碰上天赐之慧眼,就不成其为难了。
  如果齐齐哈尔的城市美化到了一定水平,建议该市以此作为形象用语,封从嘉婉儿为永久市民,呵呵:)




023
  问道求经 [简直]
  哈佛学历 [纪晋唐]
赏析:
  东西文化符号的碰撞,有味。“哈/问”,不是最工,却最绝妙!“历/经”在此处采用“双变(双转)”手法,使不对称感凸现,堪为示范。学无情者,宜掌握并多用。
  出平尾,对仄尾,无忌!




024
  老婆教育好
  古汉养生精 [未知]
赏析:
  “5”结构对“221”结构,俗出俗对,无情味十足。
  此作为先有对句,再想出句。虽然句通意顺,但毕竟不是日常俗语。如果恰逢《领导干部要管好自己的配偶和子女》文件出台,则具时代意义,更添精彩。




025
  六盘山顶险
  一碗水端平 [鹤梳翎]
赏析:
  “一碗水/六盘山”,巧妙;“端”与“顶”有三组“工对义”,即普通对仗有3种工整方式,但只要上下错开工对义,依然可以成功借对,且转的情况更耐嚼,妙。
  此作也应是先有对句配出句。出句虽然流畅合乎语法逻辑,但流于勉强了。总的来说,此作的“碗/盘”,胜过“皓月一盘耳/红星二锅头”中的“锅/盘”。但“皓月一盘耳”作为出句,质量明显高出不少档次。




026
  包公审案 [lunafong]
  纳妾过门 [柳絮飘]
赏析:
  手法上“纳/包”上变、“案/门”上转,较多地突破了常见的创作思维。
  此作的不对称主要体现在意境上的距离。这厢正严肃无比,那边突然讨起了小老婆,不免令人忍俊不禁:)
  当然,如果没有手法的运用,仅有意境上的距离,就不是无情对。




027
  物欲横流 [从嘉婉儿]
  人思上进 [从嘉婉儿]
赏析:
  成语本身是一个整体,四个字不可分割,应对无情时,只要是拆开来对,理论上都是无情对,所以难以出彩。但凡事不可一概而论。此作的应对虽然也是拆开来对的“112”结构对“4”结构,但在保证字工的同时,做到了流水成对,其神不散。在当今社会,此作很有醒世意义。
  任何文学作品,观点永远是灵魂。有巧有境还载理,永远是对联的最高境界。


028
  月下轻弹三尺剑 [简直]
  时间紧迫一分钟 [简直]
赏析:
  此作手法运用丰富,而多辟蹊径,“迫/弹”新鲜;“一分钟/三尺剑”精妙。
  出句有稼轩之豪放。对句口语味浓,自然流畅。




029
  陈水扁 [逆水行舟007]
  卖汤圆 [未知]


  陈水扁 [逆水行舟007]
  老油条 [LANLONG888]
赏析:
  击碎唾壶!两作均堪称当今短无情作品中的经典,“时事无情”作品中的经典。
  三言出句,在短无情中其实是难对的,因为,如果不能对以一个也是3字的专用词或俗语,难免斧凿。此二作,均对以耳熟能详的民间俗语,字字工极。
  最为难得的是,二作均传神之极,讽刺辛辣。在华人圈中,各种文字均有对“陈水扁”这一颇怪的名字幽他一默的情况出现。但以区区三字应对而取得如此效果,熙熙诸作,皆难望此项背矣。
  无情对的魅力,必将使它日益大众化,不断走进生活。




030
  修正果 [非洲龙]
  立方根 [非洲龙]
赏析:
  耳熟能详的两个熟语或术语,对仗无可挑剔,字工无可挑剔。妙的是,组成“立方根”的3个字,字字实现了鲜明的转义、变词性情况,使字的不对称感非常突出,再与字字工相比对,很耐嚼。




031
  人生路上相携手 [无情女郎]
  天冷房东送背心 [陈远清]
赏析:
  手法丰富,“天冷/人生”不走寻常路,“背心/携手”精妙!
  可贵的是,上下主旨相承,人间真情,溢于此际。不知陈老师自己回味这一具有鲜明神不散特征的作品,对“无情味”是否有跟之前不一样的观点?




032
  七星成妙句 [沙漠红柳]
  四点到残联 [一叶之秋]
赏析:
  “残联”不残,秀出妙句。无情对这一艺术门类,还可化几多神奇!




033
  文人常作对 [一叶之秋]
  理事会传单 [无情女郎]
赏析:
  “文人相轻”,出句合理。以“32”结构对“2111”结构,天衣无缝。
  “单/对”以数词义工对,手法上为上下皆变词性,同时转义,简称双变(含双转),有利于加剧“不对称感”。此法能频添无情应对之变化,可值推广。




034
  举国关心高考热 [赤兔马]
  回家看眼老娘亲 [LANLONG888]
赏析:
  手法丰富,字字精妙,尤以“老/娘亲”对“高考/热”令人叹服。
  此作对于有过十年寒窗后参加高考经历的孩子来说,触动心弦。刚刚成年的孩子,正是在这个时候初识父母心,高三一年,很少回家,考试一罢,此心最迫。
  无情对,最最有情。




035
  党绘宏图再崛起 [冰雪莹儿]
  农耕大地一隆平 [水区瓦工]
赏析:
  “隆平/崛起”借对妙极!
  应时之作,却是天成之作。改革开放以来,党绘宏图,农业发展。农业“科学含量”的标志性人物,恰好又是袁隆平先生。
  又是神不散!根据部分作品上下句“主题不相关”特征而命名的“无情对”,只是个符号而已。在注重理论研究的今天,我们应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赋予它准确、科学的内涵,增加其“科学含量”。




036
  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
  事关老醉翁 [LANLONG888]
赏析:
  欧阳修的诗句,用他自己对上了,与张之洞出“陶然亭”,别人用他自己的名字来对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老醉翁若知此等妙事,当粲然一笑了。
  这是用古诗句配出神不散无情对的典范。
  “老/醉翁”对“黄昏/后”,手法丰富,精妙!




037
  满目霜花云弄雪 [赤兔马]
  光头浪费电吹风 [赤兔马]
赏析:
  手法的丰富使作品的无情对仗本身已足够精彩;句意的幽默锦上添花。庄者特庄,谐者特谐。
  传统型经典无情的代表作。




038
  明月无端摇竹叶 [乐清湾]
  今宵一曲落梅花 [一格]
赏析:
  手法丰富,造无情精巧。《落梅花》,曲名。
  读者乍一看,会感觉这不是无情对。出句雅,对句雅,主题相关,意境相容,画面感强,感染力足。无情对也可以这样吗?对,请注意品味诸多借对而造成的词、句的明显不对称。希望这样的作品能帮助联友认清无情对的本质属性——明显的对称与明显的不对称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其他种种。
  “神不散雅无情”,能修正几许对无情对的偏见?流浪于对联殿堂屋檐下的无情对,终将皈依阳春白雪。




039
  假客气,群英盛会 [雾里云]
  借东风,诸葛亮行 [雾里云]
赏析:
  评点史实,两分句联,主题相关,衔接自然,而无情手法丰富,天衣无缝。
  无情对仗,不过是一种“以字为单位”而求工致(与古法近)的一种对仗方式。它是对联成对的办法之一。这种对仗方式,当然什么格式和风格的对联作品都可以创作出来。这,就是一例了。
  没有什么人去走,但路子客观存在。善用的人少,那是因为没有突破技术瓶颈。现如今,解决核心技术问题,则必将银瓶乍破水浆迸。




040
  才子佳人求月老 [贝啃鲍耳]
  许君好事愿天长 [贝啃鲍耳]
赏析:
  天作之合,姻缘如此,佳作亦如此:)




041
  众星捧月 [三枝]
  壹角拾分 [翡莲居士]
赏析:
  利用大写的汉字数字做文章,妙。
  “角”“拾”“分”,扎堆地由量词或数词转、变为名词和动词,反差特别明显,更添无情味。




042
  平原漫草春生气 [雾里云]
  下岗没薪日子愁 [云林]
赏析:
  对仗精妙,字字工致而颇多新鲜构思。
  最赞赏的是切入时代,介入生活,关注人的命运。




043
  积学无多能致用 [香雾空濛]
  减农负大会成功 [雾里云]
赏析:
  处处异步,全盘结构错落,工致无虞。
  欣赏两作者对“经世致用”思想的推崇和关注三农的情怀。




044
  漫步花园诗兴起 [翡莲居士]
  杂交稻谷数隆平 [山之良也]
赏析:
  “杂交”“谷”“隆平”这些元素的集中,恰好与出句匹配,巧。最欣赏“谷/园”之借对。
  无情对是机巧联,巧度一点也不小。优秀的无情对,除了无情对仗带来的趣味,还有巧带来的趣味:)




045
  新年移步向花海 [山之良也]
  超载奔驰撞本田 [翡莲居士]
赏析:
  时代气息的名词扑面而来。从生活中、新领域中去抓字眼,可以捷足先登而得其巧。“超载”“奔驰”“本田”皆精妙!
  一场车祸,亦成文章。无情对创作有规律可寻,但创作的结果,真令人有天马行空,不知所之之感。这,就是它的韵味所在。




046
  恐龙闹青海
  喜马拉雅山 [陈远清]
赏析:
  “雅/青”,此作在字工方面并非尽善尽美,但却很出名。主要原因:喜马拉雅山是固定词组,而出句设计得颇具匠心。“恐龙”是巧眼,而西北地区,曾是恐龙的主要活动区域。
  阅读此作,有这样一种感觉:从地理的高度,俯瞰历史的深度和宽度,沧海桑田的变迁,拓展了几多空寂的思绪,宇宙的浩淼优游无尽。
  所以,无情对创作,字工是恒久的追求,在底线之上,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句子本身质量的打造永远是第一选择。




047
  洞房花烛夜 [联友出句]
  孔府酒香时 [候补僵尸]
赏析:
  “孔府/洞房”本身是无情之趣与内容之趣兼具的组合;它和“香/烛”都是使用颇为普遍的无情对仗元素,但这一组合无疑最出彩。
  妙就妙在出句是妇孺皆知的俗语,而酒是与之密切相关的物事。流水潺潺神不散:)




048
  千秋抗日英雄 [柳絮飘]
  半夏防风贝母 [柳絮飘]
赏析:
  工致、精巧,无瑕疵。
  中药,是大自然一些颇含深意的辞藻,采摘起来,按方加工,就是一句句苦口良言。
  在大千世界,还有几多珠玉待慧眼。




049
  大雅之堂难入座 [赤兔马]
  中文也考不及格 [田园微风]
赏析:
  对仗精巧,考究,天衣无缝。“也/之”居然也实现了虚实对仗。“考/堂”巧妙。“入座”的对仗有难度,但这里对得何止及格水平?
  大雅之堂难入座,曾经是无情对的尴尬境地。江南田园和煦的微风拂过,高山流水之音淹没了尘嚣。




050
  天机不可泄 [丑时]
  周密去安排 [田园微风]
赏析:
  俗语出句,众人应对颇感难度之际,一个无可挑剔的对句就跳了出来,而且还是神不散的佳作。
  “周密/天机”反差大,妙极!“安”由动词变词性为副词,更妙。
  天机如此周密,竟被此人窥得,不由不赞叹!




051
  桃李满天下
  荷兰遍地低 [翡莲居士]
赏析:
  熟语,是历史积淀之句,要对上不容易,要对好,更不容易。这里巧的是,不但应对非常工致,对句本身讲述的还是地理上的事实——荷兰,恰好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国家。“荷兰”就是“低地”的意思。
  事实准确,逻辑严密,是无情对工致程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出彩的重要因素。




052
  过来人已老
  功到自然成 [翡莲居士]
赏析:
  对句是熟语。出句大约是倒过来配的,但毫无斧凿,堪称精品。
  配得字字工致,手法丰富,不容易;配成神不散无情对,更不容易;配出洗尽铅华后的沧桑感,让人读出人生的况味来,只能叫绝了。




053
  开农场
  关牧村 [风骨]
赏析:
  目前最流行的网络游戏词汇,对以著名歌手的名字,字字玉工,天衣无缝。
  在五言以下的无情应对中,三言者要应对好最难。因为,三言出句,往往是俗语、专用名词,如果拆开来以“12““21”或“111“的方式来应对,难免斧凿,终是下策。而想应对同样也是三言的俗语或专用名词,且做到字字工、平仄合,并不容易。要做到两者在读者中的熟知程度相当,则更不容易。故此作可谓相当精彩。




054
  明月几时有
  元宵灯更多 [雾里云]
赏析:
  此作,“几”转义为“茶几”,“更”转义为“古代计时单位”。一副作品中两个字实现变音转调取义,使“不对称”的特色更添几分神秘。
  在无情界,有人反对多音字变音转调取义。我以为,“义”是皮,“音”是毛,毛随皮走。“义”都可以转,没道理“音”不能跟着变。一个外乡女子出嫁,人可以变户口,口音还能不变?
  此作是非常出色的“神不散”无情对。天上银河,一轮明月实则是心中之月。人间灯火,浑成天上街市。几许情愫,徜徉在这夜色的无垠中了。






055
  会心一笑
  聚首多哈 [孤云牧雪]
赏析:
  出句是成语。四字成语要对出妙处来,不容易。此作的对仗上的精妙,在于“多哈”对“一笑”的工趣并存。
  同时,这是一个成功的“神不散时事无情”,创作于多哈举办亚运会之时。亚洲健儿,会聚在一起,和谐、团结、友爱的主题凸显无遗。




056
  葱烧木耳招牌菜 [第七夜]
  姜尚痴心钓甲鱼 [一格]
赏析:
  俗出句,深沾生活的味道,对好了,更利于文艺的大众化,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所以,我认为“无情对出句要雅,对句要俗”的总结,有点过度强调。本作妙在“姜”由姓氏借对为“植物”,“木”由名词变词性为形容词,非常精妙,突出了“很对称”与“很不对称”并存的特色。“甲/牌”也很巧。
  化典成句,把文王风趣地比喻成“甲鱼”,在无情味的基础上,叠加表意上的强烈诙谐,可谓锦上添花。




057
  欲品梅花先画骨 [未名]
  情含李杜古诗风 [贝啃鲍耳]
赏析:
  此作在应对上,除了“杜/花”略为冷、宽了一点,其余相当精致。手法应用丰富,不对称感突出。
  出句高雅,对句也雅致。于阳春白雪中体味到无情之趣,更为耐品。
  诗中画,画中诗。把这联的情境圈定在书房中画案前,则上下气脉贯通,翰墨之香扑矣。这就是所谓的“神不散雅无情”。




058
  桃憔柳悴老心事 [蓝风景]
  麻痹松弛大意人 [老笨]
赏析:
  出句句内自对,且含两种植物,选择余地小,应对难度大。没想到,铁骑突出刀枪鸣。一个“麻痹”一个“松弛”,轻轻松松就解决了。
  对句在精妙对仗的同时,还能做到前后呼应,句意顺畅合理,更为难得。




059
  寡孤农妇布丢失 [雾里云]
  多少工夫织得成 [宋·刘克庄]
赏析:
  几组词的对仗,不走寻常路,但很精彩。“织/布”属于对位单字词,但能运用上变的手法实现无情对仗,很是考究。
  一句宋代的诗,很口语化。对出“流水式神不散”作品来了,真是巧思。




060
  清风入殿三击鼓
  明日出门九点钟 [御赐金牙]
赏析:
  本作流传较广,手法主要施加在“明日/清风”“点/击”上。是雅俗配无情对的代表作。




061
  节日多节目
  省时又省心 [无名小子]
赏析:
  出句是句大实话。特点是:有重字,增加了无情对仗的难度。妙就妙在以一句常用的口语对来,居然璧合。技巧上,“省/节”上变,“心/目”上转。




062
  乔国老
  石家庄 [常江]
赏析:
  短无情中,此联流传也较广。技巧上,主要是整词借对,以地名对姓名,其中“庄/老”双转。
  姓氏入无情对,包括国际象棋、围棋、麻将术语入无情对,招来了很多反对者。其实,所谓“小类工对”,不过是从各个不同角度按照汉字含义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特征而进行的归类。我认为,采用时,以读者的熟知度为第一选择。一句话,只要大部分读者不需要解释就能轻易理解,就成!赞成这个小类而反对那个小类的观点,是缺乏科学思考的朦胧臆断。




063
  臣妾也练武
  王夫之作文 [未知]
赏析:
  曾国藩被人拿“如夫人”调笑了一番,王夫之也难幸免:)“王夫之”对以“臣妾/也”,手法娴熟,字工无虞。加上内容上的诙谐,妙趣更添。
  想想清末的那批有事功,有著述的文人,在一个王朝班驳的背景下,在事务繁忙甚至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能让心灵优游于小小一角,真是令人佩服和神往。这个圈子的“圈子文化”特质,透过无情对可见一斑。
  越活越忙的今人,你的事业也许成功,但你为自己及所在的圈子,固守了那么一小份淡定和写意么?




064
  牛得草
  马拉松 [未知]
赏析:
  作家名,对奥运会比赛项目,天生匹配。中西领域的符号,更添反差,故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其实,要挑起刺来,“松/草”不是最理想的小类工对。无情对追求小类工对,尤其是五言以下的,要求尤严,但凡事不可以僵化视之。“宽对”有时比“工对”强,也适用于无情对。璧有其瑕,终是美玉。




065
  绿是春封面
  黑如周扒皮 [醉猫]
赏析:
  出句比喻生动,意蕴盎然,对句却相距十万八千里之远,令人忍俊不禁。
  “周扒皮”对“春/封面”的异步叠加借对,非常精妙,自然天成。“黑”属于形容词转义,颇值借鉴。




066
  饮马四眼井 [陆耳山]
  驼人陆耳山 [纪晓岚]
赏析:
  凡是名字取得怪的,都有被无情对高手拿来调侃的可能,张之洞如此,驼背的陆耳山碰到纪晓岚,自然也逃不过。闹台独的陈水扁,更逃不过。
  一个“陆”字,居然有三个明显不同的含义。从数词到名词之间的变化,反差大,故效果突出。这是主要的“巧眼”。
  无情对属于机巧联。从创作特点来看,此作更接近传统的其他机巧联。它难度不大,但也需要机缘凑巧之时,有一双慧眼。




067
  偷税法难容 [月黑风高夜]
  巴金学对眼 [田园微风]
赏析:
  无情对,追求小类工对,但是,有时“宽对比工对强”同样适用于无情对。“巴/偷”虽不是非常工,但“巴金/偷税”妙趣无穷。取舍之间,非常微妙。“对眼/难容”也有相似之妙。
  此作的成功,还在于在无情对仗基础上,内容叠加了强烈的诙谐味,令人忍俊不禁。




068
  未许诗心随岁老 [一壶淡酒]
  午休集体会周公 [日渐消瘦]
赏析:
  手法运用丰富,涉及到双转(变)、下转、下变、上变等。“午/未”,“集体/诗心”,“周公”对“岁/老”皆非常精妙。
  只有对无情创作手法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做到娴熟的运用,这样流畅自然的高质量对句出现的比例才会大。凭朦胧的一点点感觉去创作,无情对则只能停留在对词、对短句为主的阶段。




069
  盛夏风光观食日 [聿舟]
  单元水电表居中 [纪晋唐]
赏析:
  1位下变,2位双转,5位下变,6为双变(或直对),7位双转;“水电”对“风光”词的借对。异步“2311”对“22111”。手法运用尤其丰富,多处出现双转或双变。综合起来,凸现了无情对“明显的不对称”的特色。
  下转(变),上转(变),双转(变)3类手法,从数学统计来分析,使用比例可达到1:1:N(N大于1)。笔者曾统计清末流传下来的无情佳作及近年来出现的优秀无情对,实际运用情况大约是:3:1:0.1。这说明后两类4种手法的掌握和运用还远远不够。作者们应注意调整创作思路和习惯,这样,可以更自由,多出佳作。




070
  过硬功夫无上下 [LANLONG888]
  远虚名者任浮沉 [网上飞]
赏析:
  出句比较刁难,整句并不好应付,尤其“上下”一词,应对余地小。但此处应对非常从容,以异步手法“12112”对“2212”轻松化解。“者/夫”由实变虚尤妙。
  当然,此作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载理”。处理好无情对仗的问题,还能表人生之态度,作醒世之通言。此高一等之境界也。
  无情对,无情对,离开无情对句也当是佳对。或造境,或载理,或有境还蕴理,应成为我们的追求。




071
  散落风中花绚烂 [翡莲居士]
  张飞露面果真强 [第七夜]
赏析:
  “张飞/散落”“露面”对“风/中”相当精准。“绚烂”并不好对,但作者处理得较巧妙。
  句子流畅,符合历史的事实,令人想起翼德当阳一喝。


072
  花开转眼成空
  果断回头是岸 [非洲龙]
赏析:
  难得的六言佳作,手法丰富,对仗精妙。“果断/花开”“岸/空”很出色。
  令人赞叹的是:这是触及人性深处的神不散无情。人生几多迷茫,谁能顿悟于花开花落之际?这又是出色的佛教联。
  无情对仗,不过是对联对仗的一种方式而已。此时,除了无情手法造成的“词、句”的明显的不对称,你还能看得出无情对与普通对联功用方面的区别么?




073
  丁香花 [郑联]
  辛苦费 [聿舟]
赏析:
  又是天成之句,妙手得之。还有多少这样巧妙的组合,等待发现。
  手法上,整词是借对,而其中“辛/丁”“费/花”居然出现2处双变,殊为罕见。这是它更显精彩的内在因子。




074
  四海之内皆兄弟 [金属段五]
  零陵那边统考严 [一格]
赏析:
  出句俗语,“四海”“兄弟”等几处辞藻并不好应对。然而,“零陵”一出,一座皆惊乎?“统考/严”对“皆/兄弟”精妙,不对称特色突出。
  有规律可循的手法,不拘一格的构思和结果,是无情对的特色。


075
  丹麦美人鱼 [翡莲]
  翠花真马虎 [岁月留痕]


赏析:
  大约是酸菜上错了餐桌。虚构人物中,翠花也确实算个名人。
  “丹麦”不好对,“美人鱼”要对好也不容易。然而,应对五言及以上长句的优势就在于,某些独立起来很一般的对仗,串起来却是流畅的、出色的。“花/麦”有一丁点马虎,“真/马虎”可一点都不马虎。


076
  六十耳顺 [一壶淡酒]
  一念之差 [烤炉煎茶]


赏析:
  出句是民间非常熟悉的知识点,对句为一个成语,各言其事,皆自然流畅的群众语言。吻合大众口味,却不俗。是四言无情中难得的佳作。
  “念”表示数字“二十”,“之/耳”虚实之对,使不对称特色突出,是出彩之处。




077
  区区小计 [翡莲姬]
  落落大方 [安茶碱]


赏析:
  一句常用口语,区区四言还有叠字,本应是很有难度的。一个成语落落大方地出现,居然天成佳对,悦赏!
  叠字“落落/区区”运用的还是双变手法,“大方/小计”也很妙。明显的对称与明显的不对称居然在四言作品中毕现,无情味非常浓。




078
  月步轻移花未醒 [一小子]
  春回小径绿姑苏 [晕晕]


赏析:
  出句优美,意境高雅,对句也优美,意境高雅,上下脉络相通,主题相融,这是无情对吗?当然是!这是出色的神不散雅无情作品。
  无情对的“明显的不对称”,主要来源于借对手法的密集使用。本作除了“径”转为动词不易识辨,其它借对非常鲜明,尤以“绿/花”“姑苏/未醒”最见匠心。
  虽然目前大多数无情对句以风马牛的俗句形式出现,但规律所指,给我们揭示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有了这层认识,很多因重视对联意境而不愿涉足无情对的联友,当刮目而看了。


079
  中巴车站 [逆水行舟007]
  西蜀马腾 [离情重]


赏析:
  “中巴”现代元素,很巧妙地与三国接上了轨。“巴/蜀”工绝。更巧的是,恰好有个“马腾”可与“车站”匹配。字字是最佳的小类,“腾”字还带来了几分生动。对仗非常完美。
  古今对接,中外对接,还有多少这种“时空隧道”,等待第一个穿越者。


080
  救生圈 [书童]
  打死结 [逆水行舟007]


赏析:
  日常物品名称与耳熟能详的俗语匹配,很是巧妙。
  这件作品采用的创作手法是:异步。每一组字并未叠加转、变等手段。只用异步手法而取得明显的无情效果,在长句中几乎没出现过。规律显示,这是可有为的一条路子,只不过,没有人去走而已。这从又一个角度说明无情手法还没有充分被应用。


081


  陈桥兵变 [陈远清]
  危地马拉 [陈远清]


赏析:
  一个中国历史有名的典故,一个国家的名字,天衣无缝,赞!四言句,而能恰到好处的实现整词的借对,很是罕见。四言以上的,也应该有这样的巧合,期待慧眼去发现。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作部分字与字不是很小类的工对,但也深得无情宽对之妙。我们说无情对强调小类工对,为什么又说“宽对”更妙呢?这并不矛盾。在工致度较高的“字群”中,是可以如同普通对联一样敲字的。有时,不选最工的字而选次工的字,反而有利于句子质量,使之更贴切、意境更佳,则大妙。如本作中的“危”虽然不如“旧”“老”工,但品味时更多意趣。


082
  东西即为物
  里外不是人 [陈远清]


赏析:
  妙!妙!俗出俗对的经典。出句虽然是句大白话,但在生活中也常用。对句则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口语、俗语。只靠一词之借对和异步,而上下意思大相径庭。
  “里外/东西”的借对,在此处用得最妙。为什么有此一说呢?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同一个对仗组合,放到不同的作品中,给整句“无情味”的贡献是有区别的。这是因为,整句的无情味是个综合值。字词的词性、含义、成分,要靠其他字词的支撑才得以在句子中定型,因而,放到不同的句子中,对“不对称”的贡献是有区别的。所以,通常只谈整句的无情味,而不评价说某一组词无情味的淡或浓。


083
  桃园三结义 [wdb888]
  李谷一报恩 [鹤梳翎]


赏析:
  出句说的是耳熟能详的三国典故。出彩之处在于著名歌星“李谷一”名字的妙用。字字工致,异步手法明显。
  当然,对句虽然表意完整,但来得有点突兀。


084
  五柳先生 [轴云]
  百花齐放 [笔底波澜]


赏析:
  史上著名的陶渊明,他的号居然与我们的“双百”方针之一天衣无缝地实现无情对仗,别有一番韵味。
  叠加的手法丰富,字字精准,完美之作。




085
  炒股热 [赤兔马]
  透心凉 [柳絮飘]


赏析:
  一个“股”字,由“股票”转为“臀部”,堪为“无情眼”。妙!
  炒股热,是最近几年中国老百姓最熟悉的字眼。下比“透心凉”描述的恰好是一段时间里广大股民的心态。市场无情啊,此无情与彼无情交汇,令人不由百感交集。绝妙的“神不散时事无情”。
  区区六个字,如同一篇超短小小说,描刻世态于笔端,无情对真是神奇。其他文艺形式在这一方面焉能与之比?看来,无情对在介入社会生活,建事功于时代方面,大有可为。


086
  缩头乌龟 [谈笑鸿儒1]
  转眼花甲 [换位思考]


赏析:
  “花甲/乌龟”的借对,精妙!
  碌碌无为者,忽然老之将至,内心或有这样的心理活动。这类作品,属于在特定情境中的“神不散无情对”。


087
  竹影轻摇霜色重
  薇姿雅漾露华浓 [翡莲居士]


赏析:
  无情对是机巧联的一种,无情对仗是机关之一。机巧联可以把多重机关安排到同一作品中。“无情对仗”这一机关,自然也可以与其他机关合为一体。以前实践者少。这里提供一例。
  此作是双解句。如果把“薇姿”“雅漾”“露华浓”看成三种化妆品,则是风格与“法国荷兰比利时”一样的无情对。而另一解则与上联璧合,意蕴盎然,优雅无比。


088
  下海操盘手 [睿韬]
  张山打靶心 [LANLONG888]


赏析:
  出句为股市术语,对句写的是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夺得双向飞碟冠军,不让须眉的张山。巧妙的匹配。大众熟知度高。
  “操盘手”的对仗较有难度。“打靶心”巧妙。张山退役后,肯定下海了,希望她还是打中靶心。这就上下相关了。


089
  龙腾盛世度佳节 [雾里云](古)
  牛顿微分解怪题 [奇迹之]


赏析:
  “牛顿”“微分”,对仗非常精妙。有了如此“无情眼”,后面部分恰当收尾,就已完美。
  “龙腾”,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性字眼;“牛顿”是西方现代科学的关键词之一。它们恰好无情对仗,这种微妙的巧合,更凸显东西方文化对接的精彩。
  注意去发现:西方自然科学与东方朦胧文化,当还有几多字面的绝配。


090
  白日放歌须纵酒
  黑灯跳舞好揩油


赏析:
  根据梁羽生的记载,此作是写六十年代香港黑灯舞会的,流传甚广。
  为什么到了将满100句才选它来点评呢?主要原因是此作技术含量并不高,读者如没有对无情味的正确认识,很可能因过早品读此作,而进入误区。
  什么说它容易导读者入误区呢?首先,字工方面,“灯/日”是大类,还较宽;其次,对仗方面,前5字并未加诸无情手法,只有“揩油/纵酒”是借对;再次,其“诙谐味”远远凌驾于“无情味”之上。一开始就接触它,读者对小类工对的认识就不清楚,对无情对与诙谐联的区别就不明朗。
  综上所述,此作在字、词方面的不对称感并不明显。其成功,主要在意境上的明显区别。当只有一个词采取转、变手法,而其他的词直对时,五言以上的无情对,主要靠“主题不相关”和“意境不相融”方面做文章,而求得明显不对称。


091
  寒侵平野梅犹艳 [员外]
  热捧方家李太白 [水区瓦工]


赏析:
  对仗工整、流畅、自然,仿佛天成之句,被瓦工拾得。难得一见的无瑕疵的七言无情。
  很多无情对,看似上下联主题不关联,意境上风马牛,实际上可能有暗线连着呢,其神不散。关键看读者的理解和领悟。这就是了。上比可理解为一种起兴,暗喻某种环境下的坚手。有了这个对句,我们可以理解为“文化滑坡、萧条,而诗歌坚挺”。
  可见,牛头不对马嘴的无情对,比例不是想象的那么大。


092
  读书上下何千年
  混帐东西王八蛋 [未详]


赏析:
  这个无情对,特色与缺陷并存。本来是不想选进来的,但名气很大,特选进分析优劣,也很有意义。
  对仗方面,整体还是很出色,尤其是“混帐/读书”,“东西/上下”精彩。缺陷在于“蛋/年”宽度较大。把“年”理解为一种动物,还比较偏、冷。
  出句雅,对句俗,这方面的“不对称”指数,此作可推第一。但对句把市井粗话入联,俗到极致,终究难登大雅之堂。提倡无情对大俗但不涉及低级趣味。


093
  寒门梅不弃 [云樵]
  冷落李时珍 [丁香花]


赏析:
  出句很高雅,透漏着一种人性的温情,佳句。无情对出对句的雅俗选择很自由,但我本人还是倡导多出高雅、有特色的句子。
  对句很漂亮,手法丰富,字字精妙。“冷落/寒门”反差很大,“李时珍”对“梅/不/弃”可谓天成之配,尤其是“珍/弃”深得对联炼字之三味,工整而值玩味。整作“明显的对称”与“明显的不对称”融为一体,清晰地展示了“无情味”的本质。


094
  有两把刷子 [丑时]
  没钱别泡妞 [翡莲居士]


赏析:
  字面上,“钱/两”“泡妞/刷子”非常精彩。
  “有两把刷子”是俗语,被相声演员大兵作为广告词一整,在民间更加耳熟能详;“没钱别泡妞”是这个时代一种流行的说法,也是对无奈的现实的一种写实。俗出俗对,折射生活,堪称经典!


095
  晚来常读易 [唐.王昌龄]
  晓得著书难 [雾里云]


赏析:
  手法上“晓/晚”“著/常”“难/易”变得精妙,词性跨度大。
  出句是王昌龄的,对来却如同一人,不难读出人生的况味来。此时,除了“词、句明显的不对称”,此作其他方面的风格,与传统诗词对联,已无异矣。


096
  天花飞不著 [清 严季鹰]
  月白见秋毫 [四溟诗话]


赏析:
  最后5副作品,赏析部分“无情集句”。这是笔者找到的一副五言的。“月白/天花”借对很工整;3、4位较宽。整句不对称特色突出。
  在研究无情对生成规律后,笔者曾预感到: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有部分句子摆到一起,天生构成无情对。于是,发动了寻找工作,果然找到了一批。这一预感得到印证,可以说明很多以前被人忽略的道理,如:1、无情对的确可以雅出雅对;2、无情对不是异类,而是普通对仗的有机组成部分;3、对联、律诗中的对仗句,也可以以无情对仗方式存在,只不过以前没有人去实践而已;4、一些对联、诗词的规则和理论当进行修改或完善。


097
  偶来伊水曲 [唐 韦嗣立]
  所得是风骚 [宋 王安石]


赏析:
  这是香雾空濛联友的集句。唐宋两位诗人的句子,字字工对。“是/伊”下变,都理解为代词,“风骚”对“水/曲”的借对精妙。
  上下两句连读,有流水无情神不散之特色。原来每位诗人都可能是无情对作者。知悉此情,恐怕诗仙诗圣、诗鬼诗雄们在地下不得安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98
  花开疑乍富 [唐 韦庄]
  白露下长安 [唐 刘驾]


赏析:
  “白露”对“花/开”;“长安”对“乍/富”借对叠加异步,精妙无比。“下/疑”略宽。 香雾空濛的集句。
  韦庄和刘驾是同时代的人,公元八世纪六七十年代前后在世。如果这两句诗是两人在唱和时出现的,则更有意思。假设有人当时能指出其别样的对仗,定会赢得喝彩,引人把玩的。诚如是,或许无情对的发展会提前一千多年呢。










099
  自种黄花添野景 [宋 谢伯初]
  不妨老子卧林丘 [宋 潘柽]


赏析:
  “不/自”上变,“老子/黄花”借对,“林/野”上变。“丘/景”略宽。
  两位宋代诗人又通过无情对碰头了。只不过,谢伯初要大100岁左右,正好是后辈对前辈的句子。这是笔者的集句。
  整作上下情景相融,一种陶渊明式的隐逸、放达的情怀,跃然于眼前。




100
  与君形影分胡越 [唐 姚氏月华]
  前后相思两不知 [唐 白居易]


赏析:
  手法上,“后/君”、“两/分”、“不/胡”的双转、双变、上变相当出彩。除“知/越”略宽,余字皆工。比许多普通集句的工致度还要高。这是香雾空濛的集句。
  令人叫绝的是,这是上下浑然一体的爱情诗句呀,此时无情胜有情。作品出自一女一男之手,更是奇妙。这个姚氏月华,可谓比浔阳江头的琵琶女更配做白居易的红颜知音呀。
  如此优雅的“神不散无情集句”,充做律诗的颔联、颈联,也很精彩。希望能给诗人们以启示。
  终于点评到100句了。以这副优秀的作品作结,但愿无情对也由此回归阳春白雪,得登大雅之堂,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会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梅州市诗词学会 ( 粤ICP备17109579号
联系邮箱:jyss888@163.com    联系电话:13502339645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梅龙路市文联6楼608室    梅州嘉应诗社 版权所有

GMT+8, 2024-5-3 12:47 , Processed in 0.246943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