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找回密码
 成会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梅花山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汉语诗律学》/学习材料

[复制链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23:50: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7 10:29 编辑

9.4唐人这种特殊形式,宋人深深地体会到了;尤其是用于尾联的妙处,宋人领略得最到家,所以也用得最多,几乎可说是青出于蓝。例如:
  (甲)用于首联者。
  微躯定谁恨,清啸不知劳。(刘敞《蝉》)
  南山半云雨,天气杂暄寒。(刘敞《独行》)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
  游人出三峡,楚地尽平川。(苏轼《荆州》)
  凭高散幽策,绿草满春坡。(徐玑《凭高》)
  危栏散湮郁,已暮亦登临。(陈鉴之《暮登蓬莱阁》)
  (七言首句多入韵,故特殊形式罕见。)
  (乙)用于颔联者。
  山桥断行路,溪雨涨春田。(欧阳修《离彭婆值雨》)
  星辰竞摇动,河汉湛虚明。(刘敞《月夜》)
  浮云帝乡外,落日古城边。(刘敞《临雨亭》)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王安石《即事》)
  云阴下斜谷,雨势落褒城。(文同《凝云榭晚兴》)
  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贺铸《秦淮夜泊》)
  潜鱼聚沙窟,坠鸟滑霜林。(陈师道《宿济河》)
  人声隐林杪,僧舍绕云根。(陈师道《游鹤山院》)
  田园一蚊蝶,书卷百牛腰。(周孚《赠萧光祖》)
  云分一山翠,风与数荷香。(周紫芝《雨过》)
  吾行正无定,魂梦岂忘归?(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排云数峰出,漏日半江明。(杨万里《明发新涂晴》)
  奇哉一江水,写此二更天!(杨万里《宿兰溪水驿前》)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稳去先应望庐岳,暂来谁复见龙泉?(梅尧臣《送少卿张学士知洪州》)
  日脚穿云射洲影,槎头摆子出潭声。(梅尧臣《和韩钦圣学士襄阳闻喜亭》)
  栽种成阴十年事,仓皇求买万金无。(苏轼《傅尧俞济源草堂》)
  云捧楼台出天上,风飘钟磐落人间。(杨蟠《甘露上方》)
  久矣归心到乡国,依然水宿伴鱼。(苏过《偕陈调翁龙山买舟待夜潮发》)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陈与义《巴邱书事》)
  到得我来恰君去,正当腊后与春前。(杨万里《辛亥元日送张德茂》)
  仗外诸峰献松雪,霜前一雁度宫云。(杨万里《赴文德殿听麻仍拜表》)
  地僻芳菲镇长在,谷寒蜂蝶未全来。(朱熹《春谷》)
  (丙)用于颈联者。
  开窗置尊酒,看月涌江涛。(刘敞《秋晴西楼》)
  沂水弦歌重曾点,菑川故旧识平津。(苏辙《送龚鼎臣谏议移守青州》)
  醉任狂风揭茅屋,卧听残雪打蓑衣。(王庭珪《题郭秀才钓亭》)
  更着好风堕清句,不知何地顿闲愁。(杨万里《和昌英叔久雨》)
  (此类最少。)
  (丁)用于尾联者。
  方今圣明代,不敢话辞荣。(张咏《县斋秋夕》)
  东辕有遗恨,日日物华清。(宋祁《中秋新霁》)
  思君正怊怅,黄叶更翩翩。(余靖《晚至松门僧舍》)
  依依半荒苑,行处独闻蝉。(欧阳修《雨后独行洛北》)
  悲欢古今事,寂寞堕荒城。(苏舜钦《和解生中秋月》)
  余非避喧者,坐爱远风清。(梅尧臣《夏日晚霁》)
  张衡四愁意,历历起登临。(刘敞《观鱼台》)
  天风拂襟袂,缥缈觉身轻。(周敦颐《游大林》)
  还应笑黄卷,寂寂守儒官。(司马光《送郑推官戡赴邠州》)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王安石《即事》)
  留连一杯酒,满眼欲归心。(王安石《欲归》)
  遥怀寄新月,又见一棱生。(文同《凝云榭晚兴》)
  谁怜远游子,心旌正摇摇!(贺铸《秦淮夜泊》)
  朋从正相远,梅信为谁开?(贺铸《江夏遇兴》)
  南荒足妖怪,此日谩桃符。(唐庚《除夕》)
  乾坤满群盗,何日是归年?(汪藻《己酉乱后》)
  鸬鹚莫飞去,留此伴新凉。(周紫芝《雨过》)
  南阶两三菊,极意作今年。(吕本中《九日晨起》)
  云移稳扶杖,燕坐独焚香。(陈与义《放慵》)
  西冈夕阳路,不到又经年。(陆游《小舟游西泾》)
  东风好西去,吹泪到泉台。(杨万里《虞丞相挽词》)
  从知爽鸠乐,莫作雍门哀。(朱熹《登定王台》)
  端如退之语,江远共蒹葭。(王十朋《过三叉》)
  安得乘槎更东去,十洲风外弄潺湲!(徐铉《京口江际弄水》)
  若许他时作闲伴,殷勤为买钓鱼船。(徐铉《送郝郎中》)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王禹偁《寒食》)
  闻说秋来自高尚,道装筇竹鹤成双。(王禹偁《寄献润州赵舍人》)
  回日期君直西掖,当阶红药正开花。(王禹偁《送罗著作》)
  安得君恩许归去,东陵闲种一园瓜。(王禹偁《新秋即事》)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林逋《山园小梅》)
  堪笑胡雏亦风味,解将声调角中吹。(林逋《梅花》)
  我独空斋挂尘榻,遗编时读子云书。(欧阳修《苏主簿挽歌》)
  使者徘徊有佳兴,高吟不减谢宣城。(梅尧臣《和韩钦圣学士》)
  自笑低心逐年少,只寻前事捻霜毛。(曾巩《上元》)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伯子《郊行即事》)
  欲把新诗问遗像,病维摩诘更无言。(苏轼《竹阁》)
  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苏轼《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何日芦轩下双榻,满持尊酒洗尘机。(贺铸《怀寄寇元弼》)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登快阁》)
  愿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韩驹《和李上舍冬日书事》)
  此去腾骧吐虹气,何由来伴老夫闲!(张元干《奉送晁伯南归金溪》)
  岁晚无人吊遗迹,壁间诗在半灰埃。(周紫艺《凌歊晚眺》)
  记取晴明果州路,半天高柳小青楼。(陆游《柳林酒家楼》)
  归路迎凉更堪爱,摩诃池上月方中。(陆游《宴西楼》)
  却笑飞仙未忘俗,金貂犹着侍中冠。(陆游《题丈人观道院壁》)
  已把痴顽敌忧患,不劳团扇念寒灰。(陆游《余年四十六入峡》)
  待把衣冠挂神武,看渠勋业上凌烟。(杨万里《辛亥元日送张德茂》)
  墨客区区感荣遇,岂知深意在彝伦!(吕祖谦《贺车驾幸秘书省》)
  (此类最多。)

33#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23:48: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7 10:29 编辑

第九节      平厌的特殊形式
  9.1这里所谓平仄上的特殊形式,指的是五言b式的第四字或七言b式的第六字该仄而平,和五言a式的第四字或七言a式的第六字该平而仄。因为五言的第四字和七言的第六字是重要的节奏点,平仄不合,似乎是大大的违犯了平仄的规律,不合于“二四六分明”的口诀,所以我们称为平仄上的特殊形式。为便于叙述起见,我们把前者叫做子类特殊形式,后者叫做丑类特殊形式。
  9.2(一)子类特殊形式是把那本该用“平平平仄仄”的五言句子改为“平平仄平仄”,又把“仄仄平平平仄仄”的七言句子改为“仄仄平平仄平仄”。换句话说,就是腹节的两个字平仄互换;本是“平仄”,现在改为“仄平”。在这种情形之下,头节上字以避免仄声为原则。(若不避免仄声,则以用普通形式为宜*)例如:
  言陪柏梁宴,新下建章台。(王维《奉和圣制》)
  垂银棘庭印,持斧柏台纲。(苑咸《送大理正摄御史》)
  阊门折垂柳,御苑听残莺(李颀《送人尉闽中》)
  落花满春水,疏柳映新塘。(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乡园碧云外,兄弟渌江头。(常建《江行》)
  朝游茂陵道,夜宿凤凰城。(李嶷《少年行》)
  愁来理弦管,皆是断肠声。(崔亘《春怨》)
  小园足生事,寻胜日倾壶。(杨颜《田家》)
  停车傍明月,走马入红尘。(王諲《十五夜观灯》)
  犹闻有知己,此去不徒然。(周万《送沈芳谒李观察》)
  宁知武陵趣,宛在市朝间。(祖咏《题韩少府水亭》)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李白《过崔八丈水亭》)
  朱实初传九华殿,繁花旧杂万年技。(崔兴宗《和王维敕赐百官樱桃》)
  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王维《送方尊师归嵩山》)
  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王昌龄《李四仓曹宅夜饮》)
  闻说桃源好迷客,不如高卧眄洞庭。(裴迪《春日与王右丞过新昌里》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
  日色悠扬暎山尽,雨声萧飒渡江来。(白居易《百花亭晚望》)
  蜀客帆樯背归燕,楚山花木急啼鹃。(李郢《江亭春雾》)
  9.3这种特殊形式多数用于尾联的出句,这也是诗人的一种风尚。在上面所举诸例中,崔亘、周万、祖咏、王昌龄、裴迪都是用于尾联的;下面再录一些整篇的诗,以见全貌:
  奉使朔方赠郭都护李华
  绝塞临光禄,孤营佐贰师。
  铁衣山月冷,金鼓朔风悲。
  都护征兵日,将军破虏时。
  扬鞭玉关道,回首望旌旗。
  观王美人海图障子梁锽
  宋玉东家女,常怀物外多。
  自从图渤海,谁为觅湘娥?
  白鹭栖脂粉,赪鲂跃绮罗。
  仍怜转娇眼,别恨一横波。
  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杜甫
  其一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
  绿尊虽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占”同“佔”,去声。)
  其二
  野寺垂杨里,春畦乱水间。
  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
  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
  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
  岁日见新历因寄都官裴郎中刘长卿
  青阳振蛰初颁历,白首衔冤欲问天!
  绛老更能经几岁?贾生何事又三年?
  愁占蓍草终难决,病对椒花倍自怜。
  若道平分四时气,南枝为底发春偏?
  咏怀古迹五首(录二)杜甫
  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庚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其二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西湖留别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伎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晓过伊水寄龙门僧司马札
  龙门树色暗苍苍,伊水东流春恨长。
  病马独嘶残夜月,行人欲渡满船霜。
  几家烟火依村步,何处渔歌似故乡?
  山下禅庵老师在,愿将形役问空王!
32#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23:47: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7 10:28 编辑

8·11上节说过,孤平是诗家之大忌;我们曾在一部全唐诗里寻觅,犯孤平的诗句,结果只找到了两个例子:
  醉多适不愁。(高适淇上送韦司仓。)
  百岁老公司不种田。(李颀野老曝背。)
  即使我们有所遗漏,但是,犯孤平的句子少到几乎找不着的程度,已经足以证明它是诗人们极力避忌的一种形式。(参看注三。)高适和李颀也许是一时疏忽,也许是故意用古诗所容许的平仄。(高适是盛唐初期的人,当时诗律未细,也是一因。)总之,在唐宋千万首诗当中,这寥寥的两个例外适足以证明近体诗的孤平确为诗家的大忌而已。
  附注:
  [注十二]再举两个例子:
  恐惊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
  月光明素盘。(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注十三]再举一个例子: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1#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23:46: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7 10:27 编辑

8·4(二)诗人对于乙种拗,是尽可能用救的,上节所举乙种拗诸例,拗而不救,是颇为少见的,较常见的例子乃是拗而后救,并且用的是对句相救,换句话说,就是在五言的第三字或七方言的第五字上,出句该平而用仄,对句该仄而用平,例如:
  1、aB式.
  落日乌边下,秋原人外闲。(王维登裴迪秀才小台作。)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还。(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常建破山寺后禅院。)
  促织甚微细,哀鸣何动人!(杜甫促织。)
  虎气必腾上,龙身宁久藏。(杜甫蕃剑。)
  摇落暮天过,青枫霜叶稀…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刘长卿余下旅舍。)
  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高适送蹇秀才赴临洮。)
  鸟下见人寂,鱼来听饵馨。(韩愈独钓。)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温庭筠送人东游。)
  物外趣多别,尘中心枉劳。(许棠野步。)
  夫子且归去,明时方爱才。(岑参送桂佐下第。)
  谒帝向金殿,随身唯宝刀。(岑参陕州月城楼送辛判官入秦。)
  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母潜题灵隐寺山顶院。)
  帐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高适送蹇秀才赴临洮。)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赠孟浩然。)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李白金陵。)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杜甫送远。)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辋川别业。)
  身无拘束起长晚,路足交亲行自迟。(刘禹锡和留守令狐相公答白宾客。)
  尽抛今日贵人样,后振产朝名相家,(刘禹锡和仆身牛相公寓言。)
  谁言宰邑化黎庶,欲别云山如弟兄。(李嘉佑承思移宰江邑。)
  歌声袅袅出清汉,月色娟娟当翠楼。(杜牧南楼夜。)
  遥知杨柳是门处,似隔芙蓉无路通。(刘威游东湖。)
  2、bA式。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韦应物简庐陟。)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王维酌酒与裴迪。)
  (注意:乙种拗救的bA式特少,因为在A式里用救即成三平调,与古风之句式混。)
  8·5到了宋人,虽然对于乙种拗渐多拗而不救,但仍有些诗人承受了唐人的衣钵,尽可能用救。例如:
  1、aB式。
  晓雨暗人日,春愁连上元。(苏轼新年。)
  古寺满修竹,深林闻杜鹃。(苏轼游鹤林招隐。)
  流水伴迟日,野花留晚香。(张耒建平途次。)
  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烧空红佛桑。(苏轼正月二十六日偶与数客野步。)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苏轼出颖口初见淮山。)
  家藏玉牒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谢逸寄隐居士。)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范成大初归石湖。)
  青山缺处日初上,孤店开时莺乱啼。(陆游上虞逆旅见旧题岁月感怀。)
  暄凉书问二千里,场屋声名三十年。(杨万里寄题曾子与竞秀亭。)
  2、bA式。
  故人越五岭,旅雁留三湘。(贺铸登乌江柏子冈。)
  8·6普通总说在出句为拗,在对句为救;其实,有时候诗人却为了对句有一个拗字,就索性在出句里安置一个拗字以为补救(两拗相消,即成为正)。比如“雨中草色绿堪染”绿字本可用青字以求合于平仄,就在出句故意用一个绿字,使它们平仄相应,虽然王维当时未必有这样的构思历程,但类比的情事应该是后代讲究拗救的诗人所常注意去做的。
  8·7(三)诗人对于丙种拗,是必须补救的;否则就象上节里所说犯了孤平;补救的方法是本句自救[注十一];五言的B式句子里,第一字该平而用仄,则第三字必须用平以为补救(这样,除了韵脚之外还有两个平声字,就不至于犯孤平),七言的B式句里里,第三字该平而用仄,则第五字必须用平以为补救。七言第一字是平声是不中用的,因为它的地位太不重要了。在上节里,我们已经隐约地说及三个孤平拗救的例子:
  李衡墟落存。(刘禹锡。)
  二毛伤虎贲。(同上。)
  东望望春春可怜。(苏题。)
  (望字本有平仄两读;若读平声,可不必救。)
  现在我们将再举一些例子,以为证明:
  欲归翻旅游。(高适别韦五。)
  乱山为四邻。(储嗣宗赠隐者。)
  酌酒与君君自宽。(王维酌酒与裴迪。)
  伛偻丈人乡里贤。(王维辋川别业。)
  江上女儿全胜花。(王昌龄浣纱女。)
  黄草峡西船不归。(杜甫黄草。)
  何日雨晴云出溪。(杜甫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
  逮在剑南思洛阳。(杜甫至后。)
  眼见客愁愁不醒。(杜甫绝句漫兴。)
  君向白田何日归。(李嘉佑送皇甫冉还安宜。)
  罗绮点成苔藓斑。(严郾望春石。)
  鱼钥兽环斜掩门。(赵光远题北里伎人壁。)
  长笛一声归岛门。(谭用之秋宿湘江。)
  嫁得五陵轻薄儿。(施肩吾代征妇怨。)
  满地月明何处砧。(薛能秋夜旅怀。)
  半夜对吹惊贼围。(章孝标闻角。)
  徐孺宅前湖水里。(来鹏寒食山馆。)
  8·8丙种拗救往往与乙种拗救同时并用。这样,对句腹节上字实在兼任两种职务;它即挽救了本句的孤平,同时又挽救了出句的该平而用仄[注十三]。例如:
  久客得无泪,故妻虽及晨。(杜甫促织。)
  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高适送魏八。)
  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高适醉后赠张九旭。)
  尝读逮公传,永怀尘外踪。(孟浩然晚泊浔阳。)
  古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温庭筠送人东游。)
  嗜酒渐思渴,读书多欲眠。(司空曙江园书事。)
  美酒易倾尽,好诗难卒酬…不觉入送晚,别来林木秋。(贾岛酬姚校书。)
  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高适重阳。)
  山斋留客扫红叶,野艇送僧披绿莎。(许浑赠茅山高拾遗。)
  溪云初起日沈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许浑登故洛阳城。)
  三秋木落半年客,满地月明何处砧。(薛能秋夜旅怀。)
  8·9宋代诗人八旧恪守唐人的格律,绝对不犯孤平,下面是从宋诗里摘出的孤平拗救的例子:
  (甲)丙种拗救独用。
  宠深还若惊。(王禹偁伍更睡。)
  举头闲望赊。(陈与义金潭道中。)
  数花摇翠藤。(赵师秀岩居僧。)
  水上禹书寒磬清。(梅尧臣送乐职方知泗州。)
  二客所须惟蜀醪。(苏过偕陈调翁经山买舟待夜潮发。)
  日暮拥阶黄叶深。(韩驹和李上舍冬日书事。)
  临老避兵初一游。(陈与义巴邱书事。)
  隔岸一声黄栗留。(杨万里和昌英叔夜雨。)
  (乙)丙种拗救与乙种拗救并用。
  日暮倦行役,解鞍初息肩。(余靖晚至松门僧舍。)
  及送故人尽,亦嗟归迹留。(梅尧臣依韵和子聘见寄。)
  吴客独来后,楚桡归夕曛。(梅尧臣金山寺。)
  翠壁虎牙石,素花狼尾滩。(司马光送峡州陈帘秘书。)
  棐几坐清昼,博山凝妙香。(黄庭坚呻吟斋睡起。)
  时改客心动,鸟鸣春意深。(陈与义寒食。)
  明日受降处,甲齐熊耳高。(陆游小山塞曲。)
  老树有余韵,别花无此姿。(张道洽咏梅。)
  长堤冻柳不堪折,穷腊使君单骑行。(梅尧臣送乐职方知泗州。)
  樯帆落处远乡思,砧处动时归客情。(梅尧臣和韩钦圣学士襄阳闻喜亭。)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苏轼新城疲乏中。)
  相知四海熟青眼?高卧一麾今白头。(谢逸寄隐居士。)
  溪声独带夜来雨,山色渐分云外霞。(李弥逊渡横溪。)
  故园更在北山北,佳节可怜三月三。(王至别张自强。)
  夕阳茅店客沽酒,明月小桥人钓鱼。(王十朋题湖边庄。)
  8·10仔细观察唐宋诗人的诗,孤平拗救独用者颇少,与乙种拗救配用者则颇多,又与下节所述丑类特殊形式配用者也很多,大约孤平拗救独用是不得已的办法,但若和乙种接线员救或丑类特殊形式配用,却能自成一格,显出格调的高古,所以唐宋诗人们颇喜欢用它。
30#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23:44: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7 10:26 编辑

第八节        拗救
  8·1诗人对于拗句,往往用救。拗而能救,就不为病。所谓拗救,就是上面该平的地方用了仄声,所以在下面该仄的地方用平声,以为抵偿;如果上面该仄的地方用了平声,下面该平的地方也用仄声以为抵偿,拗救大约可以分为两类:
  1、本句自救,例如在同一个句子里,第一字该平而用仄,则第三字该仄而用平。
  2、对句相救,例如出句第三字该平而用仄,则对句第三字该仄而用平。
  下文将叙述诗人对于甲乙丙三种拗的处理。
  8·2(一)诗人对于甲种拗,固然可以不救;但是许多人在有意无意之间,造成了拗救的局面,这样,在声调方面,更觉得铿锵可喜,例如:
  1、本句自救
  (子)七方第一字该平而仄,第三字该仄而平。
  夕阳城上角偏愁。(李嘉佑同皇甫冉登重玄阁。)
  夜钟残月雁归声。(高适夜别韦司士。)
  再吹羌笛关山月。(王昌龄从军行。)

  叶心朱宝看时落。(杜甫院中晚晴怀西郊茅舍。)
  (丑)七言第一字该仄而平,第三字该平而仄。
  亭脊太高君莫诉。(白居易高亭。)
  犹赖德全如醉者。(刘禹锡秘书崔少监见示坠马长句。)
  同作逐臣君更远。(刘禹锡送裴郎中贬吉州。)
  西学已行秦博士。(张籍送杨少尹赴凤翔。)
  (注意:此类本句自救只限于七言Aab二式。)
  2、对句相救。
  (子)七言第一字相救(顶节上相救)。
  (a)平拗仄救。
  闻遣青琴飞小雪,自看碧玉破甘瓜。(鲍溶夏日怀杜棕附马。)
  唯对松篁听刻漏,更无尘土翳虚空。(韩屋雨后月中玉堂闲坐。)
  (注意:A式第一字仄,则第三字应平;自看碧玉之例绝少。)
  (b)仄拗平救
  瓮头竹叶经春熟,阶底蔷薇入夏开。(白居易蔷薇正开春酒初熟)
  乍牵玉勒辞金栈,催整花钿出绣闺。(张祜爱妾换马。)
  (丑)五言第一字相救及七言第三字相救(头节上字相救。)
  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元稹早归。)
  蝶翎朝粉尽,鸦背夕阳多。(温庭筠春日野行。)
  进转辘轳千树晓,开门闾阖万山秋。(放浑秋日侯扇。)
  马上折残江上柳,舟中开尽岭南花。(许浑南康阻涉。)
  (注意:此类仅有仄拗平救,因平拗仄救即犯孤平。)
  3、本句自救而对句又相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岑参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楼上凤皇飞去后,自云红叶属山鸡。(王建九仙公主旧庄。)
  将谓独愁犹对雨,不知多兴已寻山。(白居易雨中赴刘十九二林之期。)
  波上马嘶看翟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温庭筠利州南渡。)
  岚翠暗来空觉润,涧茶余爽不成眠。(温庭筠和赵遐题岳寺。)
  南苑草芳眠锦雉,来城云暖下霓旄。(杜牧长安。)
  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往岂无情。(杜牧得替后移居溪馆。)
  清露已凋秦塞柳,白云空长越山薇。(许浑卧病。)
  瞿鹆未知狂客醉,鹧鸪先让美人歌。(许浑韶州韶阳楼夜宴)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许浑颖州从事西湖亭议饯。)
  丝柳向空轻宛转,玉山看日渐徘徊。(鲍溶人日陪宣州范中丞宴。)
  红柿路幽山翠泾,锦帆风起浪花飘。(姚合送唐中丞开淘西湖夏日游泛。)
  空殿欲摧尘满枥,小池初涸草侵沙。(姚合废宅。)
  江对楚山千里月,郭连渔浦万家灯。(李绅过钟陵。)
  知爱鲁连归海上,肯令王翦在频阳,(杨巨源赠张将军。)
  人在定中闻蟋蟀,鹤从楼处挂弥猴。(贾岛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
  (此种拗救,出句与对句的平仄字字相对,极与谐和,故诗人最喜欢用它,例子不胜枚举,但只能用bA式;若用aB式,即犯孤平.)
  8·3看了上面诸例,可见第六节所述的平仄格式只是求其整齐,实际上,若依唐人的诗式,还有补充说明的必要,在七言律诗里,出句和对句如果是bA式,其平仄应该有两种方式,任用一种:
  (甲)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乙)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后者在应用上,并不比前者少见,甚至于还比前者多见;尤其是中晚唐以后,后者差不多成为一种风尚(许浑最讲究此道)。若依这种说法,竟可以不必认为拗。
29#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23:43: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7 10:26 编辑

7·11凡不合平仄的字,叫做拗,前人所谓拗,除了二四六的拗之外,只有五言第三字和七言第五字不合才叫做拗,B式五言第一字和七言第三字用仄声也叫做拗,普通五言的第一字和七言的第三字即可不论平仄,也就无所谓拗,现在我们为方便起见,不管二四六或一三五,任何地位,不合平仄的都叫做拗,依照本节上文所述,一三五的拗可以分为三种:
  (一)七言第一字(顶节上字),及Aab三式的五言第一字,又同式的七言第三字(即头节上字),可称为甲种拗,计人对此,可以不避,也可以不救。
  (二)五言第三字及七言第五字(腹节上字)的拗,可称为乙种拗,计人对此,尽可能避免,否则尽可能补救。
  (三)B式五言第一字和七言第三字(头节上字)的拗(即孤平),可称为丙种拗,诗人对此,绝对避免,否则必须补救。
  7·12关于这些拗句的补救,将见下节,现在附带谈一谈二四六的拗,二四六正当节奏点,本不应用拗。但是,有两种特殊形式是可以用拗的(见下文第九节);此外,有些诗人有时候不甘受律句平仄的拘束;或故意求取高古的格调,也喜欢在节奏点用拗,例如: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坐阁独成闷,行塘阅清辉(韦应物社日寄崔都水)
  郑公经纶日,隋氏风尘昏。(高适三君咏)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孟浩然晚春)
  郑县亭子涧之滨,户牖冯高兴发新(杜甫题郑县亭子)
  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在还思归。(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杜甫至后)
  新亭举目风景异,茂陵着书消渴长(杜甫十二月一日)
  三十未有二十余,白日长饥小甲蔬(李贺南园)
  7·13总之,像上面这些二四六用拗的例子并不是律句正则,它们极近于古风式的律诗,初学诗的人应该先求平仄分明,决不能因为弄错了平仄而以此为口实。
28#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23:42: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7 10:25 编辑

7·9(三)五言诗句第三字和七字诗句第五字(腹节上字)的平仄,以依照平仄格式为正例,不依照平仄格式为变例。现在试举些变例来看:
  1、b式。
  端居不出户(王维登裴迪秀才小台作)
  浮云一别后(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林花扫更落(孟浩然晚春)
  微升占塞外(杜甫初月)
  清晨入古寺(常建破山寺后禅院)
  亲朋尽一哭(杜甫送远)
  孤城向水闭(刘长卿余干旅舍)
  春归定得意(李嘉佑送张惟俭秀才入举)
  幸因腐草出(杜甫萤火)
  妖氛拥白马(杜甫观兵)
  秋水才深四五尽(杜甫南邻)
  走觅南邻爱洒伴(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怅望千秋一洒泪(杜甫咏怀古迹)
  爽气遥分隔浦岫(李嘉佑晚登江楼有怀)
  初过重阳惜残菊(李嘉佑游徐城河)
  回首青山独不语(李嘉佑晚发咸阳)
  朝罢须裁五色诏(王维和贾舍人早朝)
  2、B式
  禅房花木深(常建破山寺后禅院)
  田园春雨余(韦应物春日郊居)
  知君才望新(高适别刘大校书)
  看随秋草哀(刘湾即席赋露中菊)
  余亦扁舟湘水阴(刘长卿送宇文迁明府)
  坐卧闲房春草深(李颀题*公山池)
  事简鱼竿私自亲(李嘉佑晚登江楼有怀)
  锦里先生乌角巾(杜甫南邻)
  处处征胡人渐稀(李嘉佑题灵台县东山村主人)
  目极伤神谁为携(杜甫野望)
  未厌门前鄱水清(李嘉佑承恩移宰江邑)
  知掩山扉三十秋(韦应物答秦十四校书)
  3、a式
  明月隐高树(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白发老闲事(高适醉后赠张九旭)
  我有一瓢酒(韦应物简卢陟)
  未有桂阳使(韦应物对韩少尹所赠砚有怀)
  洛城一别四千里(杜甫恨别)
  4、A式
  漠漠秋云低(杜甫秦州杂诗)
  醉里开衡门(高适酬卫八雪中见寄)
  相问良殷勤(韦应物路逢崔元二侍御)
  主人为卜林塘幽(杜甫卜居)
  将军帐下来从容(张谓送皇甫龄宰交河)
  7·10由上文所举诸例看来,b式和B式的变例颇多,a式和A式的变例则甚少,因为a式句子变了,末三字成为仄平仄,A式句子变了,末三字成为平平平,二者都是古体诗的标准平仄,尤其是后者,(见下文第廿八九两节),近体诗应该极力避免,杜甫和高适喜欢用古诗的平仄来做律诗,所以他们的A式颇多变例;刘长卿的律诗可认为标准律诗,他的律句是绝对没有a式和A式的变例的。
27#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23:41: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7 10:25 编辑

7.6但是,在B式诗句里,如係五言,第一字的平仄必须分明;如係七言诗,第三字平仄须分明.换句话说就是B式的头节上字必须依照规定.限用平声.也就是:
  1.五言的平平仄仄平不得改为仄平仄仄平;
  2,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不得改为仄仄仄平仄仄平。
  如果近体诗违犯了这一个规律,就叫做犯孤平.因为韵脚的平声字是固定的,除此之外,句中就单剩一个平声字了。孤平是诗家的大忌[注十].由此看来,一.三五不论的口诀是靠不住的;在这种情形之下.五言的第一字和七言的第三字的平声非论不可。
  7.7现在试在上文第一第二两节所举的例子中,把所有一切B式的句子都抄录于下,以为例证:
  l五言。
  龙池岁月深…山蝉虞虞吟。(沉佺期)
  南冠客思深…凰步响易沉.(骆宾王)
  鸣鸾降九霄…烟舍北渚遥.[李峤)
  言寻谷口来…云阴送晚雷,(丝查宣)
  心中自不平…风多杂鼓声.(杨炯)
  秋边一雁声…无家问死生。(杜甫)
  分从起草余…虞卿正着书。(韩愈)
  吾生学养蒙…车边巳昼熊…茶香透竹丛…寒山远烧红…
  何能访老翁?(王维)
  龙飞四十春…丹青忆老臣…调和鼎鼎新…传经固绝伦…
  东方领搢绅…馀波德照邻…由来席上珍…愚蒙但隐沦…
  生涯似众人…苍茫舆有神。(杜甫)
  妖星下直庐…神都忆帝车…差肩列凤兴…乾坤欲晏如…
  麒麟滞玉除…平生意有余…新文尚起予…经过歎里闾…
  山家药正锄…南翁愤始摅…功无礼忽诸…恩波锦帕舒...
  沿流想疾徐…钞诗听小胥…萧萧白暎梳.(杜甫)
  初兴蓟北师…端居滟澦时…常怀湛露诗…生逢酒赋欺
  惭纡德泽滋…风云际会期…中原鼓角悲…宗臣切受遗…
  行人避蒺藜…尧封旧俗疑…超然待具芡…无忧贵在兹…
  群公各典司…孤城最怨思…苍生可察眉…家家急竞锥…
  耕严进奕棼…麟伤泣象尼…倾阳逐露葵…哀歌欲和谁?(杜甫)
  南朝号戚藩…惊湍激箭奔…谣傅义帝冤…乡豪恃子孙…
  连甍竹覆轩…苹生枉渚暄…李衡墟落存…星悬橘柚村…
  儿童习左言…诗书志所敦…驰声气尚吞…巡兵戊己屯…
  来观衢室樽…朝阳辟帝阍…传呵步紫垣…传家宝祚蕃…
  雄图授化元…洪恩九族惇…微班识至尊…徒闻太学论…
  抢榆尚笑鲲…愁心醉不惽…看方理病源…二毛伤虎贲…
  临风楚奏烦.(刘禹锡)
  春生返照中…斋诚帝念隆...荣光答圣衷…偷穿玳瑁栊…
  搜求好处终…宵晖欲半弓...斜阳绝漠戎…潜泉脉暗洪…
  耘催荷篠翁…殷勤绮镐邯…睛烟塞迂空…胭脂桃径红…
  天开禁掖崇…端鸾竭至忠…闾阎贺岁丰...豪京倚赖雄…
  殊恩赦邓通…诗书封面聋…杯夸玛瑙烘…弹丝动削葱…
  那知恨亦充…班窗网曙虫…骑他老病骢…魂惊耳更聪…
  持疑又省躬...良辰坐歎穷…阴繁崦澹桐…篱栽备幼冲…
  因趸定作熊…晴和鹤一冲。(元稹)
  初登典校司…形骸两不羁…言通药石规…无杯不共持…
  幽对皇子陂…闲吟短李诗…通宵靡不为…腾腾出九逵…
  山晴彩翠奇…园花雪压枝…盘筵占地施…金钿耀水嬉…
  华樽逐胜移…觥飞白玉卮…归鞍酩酊骑…红尘塞路歧…
  回还节候催…天成万物宜…云霄窃暗窥…毫锋锐若锥…
  齐陈晁董词…专场战不疲…千僚俨等衰…还从好爵縻…
  多惭侍赤墀…偏瞻獬豸姿…刚肠嫉喔咿…输忠在灭私…
  东台吏不欺…平生志在兹…山藏路险巇…兰芳遇霰萎…
  吹毛遂得疵…殷勤马上辞…山经绮季祠…城楼枕水湄…
  江平绿淼弥…人家苦竹篱…鳏鱼失水鳍…三声晓角吹…
  嫌醒自啜醴…倾心向日葵…嗟予独在斯…行乖接履綦…
  惊时为别离…余欢不可追…中怀写向谁…何人共解颐…
  加餐亦似饥。(白居易)
  2、七言
  海燕又栖玳瑁梁…丹凤城南秋夜长…(沉全期)
  东望望春春可怜…城上平临北斗悬…鸟弄歌声杂管弦。(苏轼)
  江上巍巍万岁楼…日日悲看水独流…向晚茫茫作旅愁。(储光羲)
  叹息人间万事非…白马江寒树影稀。(杜甫)
  卷幔山泉入镜中…何事吹箫向碧空。(王维)
  三峡星河影动摇…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
  江上旌旗拂紫烟。(李白)
  烟渚云帆处处通…金管余吹曲未终…惊鼓跳鱼拨刺红…
  吟作新诗寄浙东…五宿澄波皓月中。(白居易)
  晓望林亭雪半煳…胞暖寒禽气渐苏…梳洗楼前粉蝉铺…
  寡和高歌只自娱…对景东西事有殊。(元稹)
  楼上从容万状移…笛赛婆宫澈夜吹…乍卷帘帷月上时。(元稹)
  一点君山似措杯…夏口篙工厄诉洄…坐见千峰雪浪堆…
  坱轧浑忧地轴摧…蜃作波涛古岸颓…汩没汀洲雁鹜哀…
  水狗斜倾尾缆开…鲧穴相传有化能…渐觉宵分曙气催…
  白马君侯傍柳来。(元稹)
  7·8以上所举,五言一百六十九句,七言三十八句,都没有犯孤平。除了李衡墟落存,二毛伤虎贲和东望望春春可怜三句将在下文第八节另有解释之处,其余B式
  都如上文所说,五言第一字和七言第三字决不肯随便使用一个仄声,现在一般人很少知道避孤平;这样重要的规律(几乎可说是铁律)也被忽略了,我们不能不归罪于一三五不论的口决。

26#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23:40: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7 10:24 编辑

第七节       闆于一三五不论
  7.1关于近体诗的平仄格式,相传有两句门诀,就是
  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
  意思是说,每句的第一字、第三字和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至于第二字、第四字和第六字则必须依照格式,该平不能用仄、该仄不能用平。这是就七言诗而论的;其所以下提及第七字者,因为第七字居于句末.尤其要分明,是不待言的。由此类推.近体的五古诗应该是:三不论,二四分明.
  7.2这两句口诀不知是谁造出来的‘切韵指南后面载有这口诀。其实这只是很浮浅的观察,和事实颇不相符:事实上.一三五不一定可以不论,二四六不一定要分明。因此,这门诀在表面上虽给予人们一种简单明快的感觉,实际上却极容易引起初学做诗的入的误解.现在我们把不论和分明的规律详加叙述.使大家明暸近体诗的乎仄并不是那样简单的。
  7.3首先咱们应该记得,七言诗是在五言诗的上面再加两个字而成的;因此,五言的第一字等于七言的第三字、五言的第三字等于七言的第五字,换一句话说,五言的第一字可以不论的地方,七言的第三字也可以不论;五言的的第三字可以不论的地方.七言的第五字也可以不论。分明的地方由此类推。下文所将要谈到的许多特殊形式,都是由这一个理论的基础产生。造是非常重要的初步认识。
  7、4(一)七言诗句的第一字(顶节上字)的平仄,无论任何情形之下,都是可以不论的。因为它距离句尾最远,地位最不重要;既不在节奏点(二四六各字则在节奏点).而五言诗句裹也没有任何字和它的地位相当。于是.该平的也可以用仄,该仄的也可以用平.例如(例句皆已比于上文各节,下倣此):
  1.宜平而用仄.
  突营射杀呼延将。(李白)
  一生几许伤心事。(王维)
  小儿弄笔不能嗔.(刘禹锡)
  雪花遣霰作前锋。(杨万里)
  2.宜仄而用平.
  鱼拥香钩近钓矶。(牛贺)
  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
  彭蠡湖边香橘柚.(刘长卿)
  从道人生都是梦.{白居易)
  7.5(二)五言诗句第一字和七言诗句第三宇(头节上字的平仄,除B式外,可以不论,例如:
  1.宜平而用仄.
  少年无不可.(高适)
  暗尘随马去.(苏味道)
  隔竹见笼疑有鹤。(温庭筠)
  水客暗游烧野火.(元稹)
  2.宜仄而用平.
  回首六朝山(王安石)
  摇落怨睽摧。(高适)
  何事秋卿咏。(刘禹锡)
  西陆蝉声唱(骆宾王)
  鹧鸾空自泛寒洲。(储光义)
  君家何处访庭闱。(杜甫)
  秋山春雨閒吟虞,(杜牧)
  红云灯火浮沧海.<曾巩)
25#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23:39: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7 10:23 编辑

6·17以上本节所举各诗,在平仄上说,都是近体诗中的标准诗。虽然有少数的字未合平仄格式,但那些地方都是可以通融的,至于通融的条件,将见于下节。
  6·18末了,我们将谈一谈仄韵近体诗的平仄,近体诗用仄韵,本非正例(见上文第七节);偶然用仄韵时,只把每联的对句改为a式或b式(不用AB)就是了,依盛唐人的规矩,在五律仄韵诗里,各联出句的末字须平仄相间,上文第四节所举刘长卿和刘禹锡的仄韵五律,都是合于这个规矩的,现在再举两个例子:
  江上别流人孟浩然
  以我越乡客(仄),逢君谪居者。(ab)
  分飞黄鹤楼(平),流落苍梧野。(Ba)
  驿使乘云去(仄),征帆沿溜下。(ab)
  不知从此分(平),还袂何时把。(Ba)
  (越字谪字和黄字叫做拗字,首联对句和末联出句为特殊形式,参看下文第七,第八和第九节。)
  秋云岭刘长卿
  山色无定姿(平),如烟复如黛。(Ba)
  孤峰夕阳后(仄),翠岭秋天外。(ab)
  云起遥蔽亏(平),江回频向背。(Ba)
  不知今远近(仄),到处犹相对。(ab)
  (首联对句与次联出句皆系特殊形式,参看下文第九节,三联出句平仄平仄平,系古式,刘长卿喜欢把这个古式用于仄韵五律。)
  这一个平仄相间的规矩,中唐人已不能完全遵守(例如刘禹锡);到了晚唐出句就索性一律用平脚,使它和对句的仄脚相对,例如:
  乾宁三年在奉天重围作韩偓
  仗剑夜巡城(平),衣襟满霜霰。(Ab)
  贼火遍郊坰(平),飞焰侵星汉。(Aa)
  积雪似空江(平),长林如断岸。(Ab)
  独凭女墙头(平),思家起长叹。(Ab)
  (首联对句和末联对句系特殊形式,见第九节,注意此诗失粘失对,与古风的界限并不分明。)
  五更韩偓
  秋雨五更头(平),桐竹鸣骚屑。(Aa)
  却似残春间(平),断送花时节。(Aa)
  空楼雁一声(平),远屏灯半灭。(Bb)
  绣被拥娇寒(平),眉山正愁绝。(Aa)
  (三联对句和末联对句系特殊形式,失对,失粘。)
  6.19五绝用仄韵,较五律为多见。它的出句用平脚或仄脚,并不一定。但是,比较起来,仍以平仄相间为最多,而且是先仄脚,后平脚。例如:
  茱萸湾答崔戴华问刘长卿
  荒凉夜店绝(仄),迢递人烟远。(ba)
  苍苍古木中(平),多是隋家苑。(Ba)
  6.20七言近体用仄韵,最为罕见。第七节里所举韩偓七言仄律,除第一句因入韵须用仄韵外,其余各联出句都用平脚,这可以说是和他的五言仄律的规矩大致相同。现在再举他的另一首七言仄律来看:
  闲步韩偓
  庄南纵步游荒野(仄),
  独鸟寒烟轻惹惹。(ab)
  傍山疏雨湿秋花(平),僻路浅泉浮败果。(Ab)
  樵人相见指惊麏(平),牧童四散收嘶马。(Aa)
  一壶倾尽未能归(平),黄昏更望诸峰火。(Aa)
  此诗失对失粘,严格说来不符合仄韵七律规则。
  6.21仄韵七绝,非常罕见,现在试举一例如下,请注意第三句系用平脚:
  戏赠灵澈上人吕温
  僧家亦有芳春兴,
  自是禅心无滞境。
  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会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梅州市诗词学会 ( 粤ICP备17109579号
联系邮箱:jyss888@163.com    联系电话:13502339645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梅龙路市文联6楼608室    梅州嘉应诗社 版权所有

GMT+8, 2024-5-21 02:34 , Processed in 0.214212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