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找回密码
 成会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8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造句认识多音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14 11:3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单:单(shàn,姓)老师说,单(chán匈奴首领)于只会骑马,不会骑单(dān)车。
2、折:这两批货物都打折(zhé)出售,严重折(shé)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折(zhē)。
3、喝:武松大喝(hè)一声:“快拿酒来!我要喝(hē)十二碗。”博得众食客一阵
喝(hè)彩。
4、着:你这着(zhāo名词)真绝,让他干着(zháo动词)急,又无法着(zhuó)手应付,心里老是悬着(zhe)。
5、蕃:吐蕃(bō藏族的前身)族在青藏高原生活、蕃(fán茂盛、繁多)衍了几千年。
6、量:有闲心思量(liáng)她,没度量(liàng)宽容她。野外测量(liáng)要量(liàng)力而行。
7、沓:他把纷至沓(tà)来的想法及时写在一沓(dá)纸上,从不见他有疲沓(ta)之色。
8、烊:商店晚上也要开门,打烊(yàng晚上关门)过早不好,糖烊(yáng溶化)了都卖不动了。
9、载:据史书记载(zǎi),王昭君多才多艺,每逢三年五载(zǎi)汉匈首脑聚会,她都要载(zài)歌载(zài)舞。
10、曝:陈涛参加体育锻炼缺乏毅力、一曝(pù)十寒的事情,在校会上被曝(bào)光,他感到十分羞愧。

11、宁:尽管他生活一直没宁(níng)静过,但他宁(nìng)死不屈,也不息事宁(níng)人。
12、和:天气暖和(huo),小和(hé)在家和(huó动词)泥抹墙;他讲原则性,是非面前,从不和(huò)稀泥,也不随声附和(hè动词)别人,更不会在麻将桌上高喊:“我和(hú)
了。”
13、省:湖北副省(shěng)长李大强,如能早些省(xǐng)悟,就不致于丢官弃职、气得不省(xǐng)人事了。
14、拗:这首诗写得太拗(ào)口了,但他执拗(niù)不改,气得我把笔杆都拗(ǎo)断了。
15、臭:臭气熏天的臭(chòu)是指气味难闻,无声无臭的臭(xiù)是泛指一般气味。
16、度:度(dù姓)老师宽宏大度(dù名词),一向度(duó动词)德量力,从不以己
度(duó动词)人。
17、哄:他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话,引得人们哄(hōng)堂大笑,大家听了一
哄(hòng)而散。
18、丧:他穿着丧(sāng)服,为丧(sāng)葬费发愁,神情沮丧(sàng)、垂头
丧(sàng)气。
19、差:他每次出差(chāi)差(chà)不多都要出点差(chā)错。
20、扎:鱼拼命挣扎(zhá),鱼刺扎(zhā)破了手,他随意包扎(zā)一下。

21、埋:他自己懒散,却总是埋(mán)怨别人埋(mái)头工作。
22、盛:盛(shèng)老师盛(shèng)情邀我去她家做客,并帮我盛(chéng)饭。
23、伧:这个人衣着寒伧(chen),语言伧(cāng)俗。
24、创:勇于创(chuàng)造的人,难免会遭受创(chuāng)伤。
25、伯:我是她的大伯(bó),不是她的大伯(bǎi)子。
26、疟:发疟(yāo)子就是患了疟(nǜe)疾。
27、看:看(kān)守大门的保安,也很喜欢看(kàn)小说。
28、行:银行(háng)发行(xíng)股票,报纸刊登行(háng)情。
29、艾:他在耆艾(ài)之年得了艾(ài)滋病,整天自怨自艾(yì)。
30、把:你把(bǎ)水缸把(bà)摔坏了,以后使用没把(bǎ)柄了。

31、传:《鸿门宴》是汉代传(zhuàn)记,而不是唐代传(chuán)奇。
32、荷:荷(hé)花旁边,站着一位荷(hè)枪实弹的战士。
33、涨:我说她涨(zhǎng)了工资,她就涨(zhàng)红着脸,摇头否认。
34、奇:数学中奇(jī)数,是最奇(qí)妙的。
35、炮:能用打红的炮(pào)筒,炮(bāo)羊肉和炮(páo)制药材吗?
36、给:请把这封信交给(gěi)团长,告诉他,前线的供给(jǐ)一定要有保障。
37、冠:他得了冠(guàn)军后,就有点冠(guān)冕堂皇了。
38、干:穿着干(gān)净的衣服,干(gàn)脏活,真有点不协调。
39、巷:矿下的巷(hàng)道,与北京四合院的小巷(xiàng)有点相似。
40、薄:薄(bò)荷油味不薄(báo),很受欢迎,但要薄(bó)利多销。

41、拓:拓片、拓本的“拓”读(tà),开拓、拓荒的“拓”读(tuò)。
42、恶:这条恶(è)狗,真可恶(wù),满身臭味,让人闻了就恶(ě)心。
43、便:局长大腹便便(pián),行动不便(biàn)。
44、宿:小明在宿(sù)舍说了一宿(xiǚ)有关星宿(xiǜ)的常识。
45、号:受了批评,那几名小号(hào)手都号(háo)啕大哭起来。
46、藏:西藏(zàng)的布达拉宫,是收藏(cáng)大藏(zàng)经的宝藏(zàng)。
47、轧:轧(zhá)钢车间的工人很团结,没有相互倾轧(yà)的现象。
48、卡:这辆藏匿毒品的卡(kǎ)车,在过关卡(qiǎ)时被截住了。
49、调:出现矛盾要先调(diào)查,然后调(tiáo)解。
50、模:这两件瓷器,模(mú)样很相似,像是由一个模(mó)型做出来的。

51、没:驾车违章,证件被交警没(mò)收了,他仍像没(méi)事一样。
52、舍:我真舍(shě)不得离开住了这么多年的宿舍(shè)。
53、殷:老林家境殷(yīn)实,那清一色殷(yān)红的实木家具,令人赞叹不已。
54、还:下课后,我还(hái)要去图书馆还(huán)书。
55、系:你得系(jì)上红领巾,去学校联系(xì)少先队员,来参加活动。
56、假:假(jiǎ)如儿童节,学校不放假(jià),我们怎么办?
57、降:我们有办法,使从空中降(jiàng)落的敌人投降(xiáng)。
58、脯:胸脯(pú)、果脯(fǔ)不是同一个读音。
59、间:他们两人之间(jiān)的友谊,从来没有间(jiàn)断过。
60、石:两石(dàn)石(shí)子,不够装一卡车。

61、劲:球场上遇到劲(jìng)敌,倒使他干劲(jìn)更足了。
62、茄:我不喜欢抽雪茄(jiā)烟,但我喜欢吃番茄(qié)。
63、刨:我刨(bào推刮)平木头,再去刨(páo 挖掘)花生。
64、弹:这种弹(dàn)弓,弹(tán)力很强。
65、颤:听到这个噩耗,小刘颤(zhàn)栗,小陈颤(chàn)抖。
66、扒:他扒(bā)下皮鞋,就去追扒(pá)手。
67、散:我收集的材料散(sàn)失了,散(sǎn)文没法写了。
68、数:两岁能数(shǔ)数(shù)的小孩,已数(shuò)见不鲜了。
69、参:人参(shēn)苗长得参(cēn)差不齐,还让人参(cān)观吗。
70、会:今天召开的会(kuài)计工作会(huì)议一会(huì)儿就要结束了。

71、簸:他用簸(bò)箕簸(bǒ)米。
72、吓:敌人的恐吓(hè),吓(xià)不倒他。
73、胖:肥胖(pàng)并不都是因为心宽体胖(pán),而是缺少锻炼。
74、耙:你用梨耙(bà)耙(bà)地,我用钉耙(pá)耙(pá)草。
75、伺:边伺(cì)候他,边窥伺(sì)动静。
76、好:好(hào)逸恶劳、好(hào)为人师的做法,都不好(hǎo)。
77、咳:咳(haī)!你怎么又咳(ké)起来了?
78、办事处(chù)正在处(chǔ)理这个问题。
79、囤:大囤(dùn)、小囤(dùn),都囤(tún)满了粮食。
80、缝:这台缝(féng)纫机的台板,有裂缝(fèng)。

81、澄:澄(dèng)清混水易,澄(chéng)清问题难。
82、扇:他拿着扇(shàn)子,却扇(shān)不来风。
83、得:你得(děi必须)把心得(dé)体会写得(de)具体、详细些。
84、屏:他屏(bǐng)气,凝神,躲在屏(píng)风后面。
85、几:这几(jǐ)张茶几(jī),几(jī)乎都要散架了。
86、卷:考卷(juàn)被风卷(juǎn)起,飘落到了地上。
87、音乐(yuè)老师姓乐(yuè),他乐(lè)于助人。
88、了:他了(liào)望半天,对地形早已了(liǎo)如指掌了(le)。
89、吭:小李一声不吭(kēng),小王却引吭(háng)高歌。
90、粘:胶水不粘(nián)了,书页粘(zhān)不紧腾了。

91、畜:畜(xù)牧场里牲畜(chù)多。
92、称:称(chèng同“秤”)杆的名称(chēng)、实物要相称(chèn)
93.弄:别在弄(lòng)堂在玩弄(nòng)小鸟。
94.俩:他兄弟俩(liǎ)耍猴的伎俩(liǎng)不过如此。
95、露:小杨刚一露(lòu)头,就暴露(lù)了目标。
96、重:老师很重(zhòng)视这个问题,请重(chóng)说一遍。
97、率:他办事从不草率(shuài),效率(lǜ)一向很高。
98、空:有空(kòng)闲就好好读书,尽量少说空(kōng)话。
99、泊:小船漂泊(bó)在湖泊(pō)里。
100、朝:我朝(zhāo)气蓬勃朝(cháo)前走。

101、膀:膀(páng)胱炎会使人膀(pāng)肿吗?
102、校:上校(xiào)到校(jiào)场找人校(jiào)对材料。
103、强:小强(qiáng)很倔强(jiàng),做事别勉强(qiǎng)他。
104、塞(sài)外并不闭塞(sè),塞(sāi)子塞(sāi)不住漏洞。
105、辟:随意诬陷人,搞封建复辟(bì)可不行,得辟(pì)谣。
106、倒:瓶子倒(dǎo)了,水倒(dào)了出来


本文为转帖,文中注音均为现代汉语拼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好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6-14 12:00:14 | 只看该作者
箕:萁居/箕踞

【病例】荆轲之所以萁居,显然是想以这样的姿势,表示对秦王的藐视,显示自己的英雄气概。


【诊断】形似致误。


【辨析】“萁居”应为“箕踞”。“箕”,音jī。指竹篾或柳条之类编成的用具。所谓“箕踞”,指一种坐的姿势,即两腿叉开,像簸箕一样地坐着。在古人眼中,这种坐法是十分放肆的。这不仅因为这种坐法不拘礼节,率性而为,而且也和古人的服饰有关。古人上衣下裳,裳类似于今天的裙,里面不穿内裤,靠裳遮掩下体。“箕踞则如袒裸”,自然为社会道德所不容。“萁”,音qí,“煮豆燃豆萁”的“萁”,和坐立无关。“萁居”不可解。


愣:发楞/发愣

【病例】“车子马上就要开了,你还在那儿发什么楞啊!到底走不走?”张大妈冲着女儿说。


【诊断】音近形似致误。


【辨析】“发楞”应为“发愣”。这一差错从现在情况来看,和两字音近形似有关,但更直接的原因,是不了解异体字的变化。“愣”曾是“楞”的异体字,“发愣”曾写作“发楞”,但1988年通用字表发布时,“愣”字已恢复使用。“愣”,音lènɡ,去声,义为走神、发呆。所谓“发愣”,就是精神上处于恍惚状态。引申指鲁莽、冒失,如愣头愣脑。“楞”,音lénɡ,以四方木会意,本指木头的边,现多写作“棱”。“楞”还用于佛经翻译,如《楞严经》。



黯:暗然泪下/黯然泪下

【病例】大年初五一早,我拉着母亲的手和她老人家告别,母亲用她那无助的眼神紧紧盯着我,我不由得暗然泪下。


【诊断】音同义混致误。


【辨析】“暗然泪下”应为“黯然泪下”。“黯”和“暗”读音均为àn,都可形容光线微弱昏暗。主要有两点区别:一是在现代汉语中,“黯”字一般不单独使用,如“月明星黯”,现代汉语宜写作“月明星暗”。二是由自然光线的暗淡,“黯”可引申指心情的沮丧低落,如“黯然泪下、黯然神伤”。“暗”则可引申指手段的不公开、不光明,如“明查暗访、明争暗斗”。




脚:挖墙角/挖墙脚

【病例】我还记得那幅漫画,几个挖墙角者兴奋地抱着砖头,殊不知一堵高墙正向他们压下来。


【诊断】音同致误。


【辨析】“挖墙角”应为“挖墙脚”。墙角,指两堵墙相接而形成的角落;墙脚,则是指墙根,是支撑整幢建筑的基础部分。“挖墙脚”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形容一种极其危险的破坏行为。“挖墙角”虽然会对建筑物产生影响,但一般来说不是致命的;只有“挖墙脚”才会产生整体颠覆作用。因此,“挖墙角”改为“挖墙脚”,才符合表达的意图。



炭:木碳/木炭

【病例】冬天的夜晚,奶奶喜欢端个小板凳,坐到火盆前做针线活。我就挨在她身边,两脚踩着盆边,看木碳的火苗小蛇似的飞舞着。


【诊断】音同义混致误。


【辨析】“木碳”应为“木炭”。“炭”和“碳”读音均为tàn。山字头的“炭”,是木材燃烧而成的一种黑色燃料,即“木炭”。石字旁的“碳”,是近代科学新造的科技用字,指一种化学元素,符号是C。“碳”的化合物很多,如碳酸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在空气中不起变化,是构成有机物的重要成分。但碳不能直接用作燃料。市面上常见的“碳烧咖啡”“碳烧腰果”之类,其中“碳”字都是“炭”的误写。


粱:黄梁美梦/黄粱美梦

【病例】毛泽东同志英明决策,“百万雄师过大江”,粉碎了国民党企图以长江为界的黄梁美梦。


【诊断】音同形似致误。


【辨析】“黄梁美梦”应为“黄粱美梦”。“粱”和“梁”读音均为liánɡ,而且都是形声字。“梁”从木,指桥梁或屋梁;“粱”从米,指谷类中的小米。“黄粱美梦”出自唐人小说《枕中记》。有个读书人卢生,在邯郸的一家旅店里遇到道士吕翁。卢生感叹家世贫穷,道士就借给他一个枕头,说是枕上就会称心如意。此时店家正在煮小米饭。卢生枕着道士的青瓷枕睡觉,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待他一觉醒来时,店家的小米饭还没煮熟呢。后世便用“黄粱美梦”比喻不可实现的空想。“梁”可是不能用来做饭的。




杨:水性扬花/水性杨花


【病例】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总被视为水性扬花,遭到了有色眼镜的排斥。


【诊断】音同形似致误。


【辨析】“水性扬花”应为“水性杨花”。“杨”和“扬”读音均为yánɡ。“杨”,木字旁,名词,指杨树;“扬”,提手旁,动词,义为举起、升起、风吹使飘、往上抛撒等。“水性杨花”意思是像水一样流动不定,像杨花一样随风飘动,喻女子作风轻浮、朝三暮四。既然是以杨花作比,自然应写成“水性杨花”。



殊:孰不知∕殊不知

【病例】孰不知“价格战”是把双刃剑,几年鏖战下来,彩电企业突然发现谁也没有捞到什么好处。


【诊断】音近义混致误。


【辨析】“孰不知”应为“殊不知”。“孰”,音shú,疑问代词,义为“谁”或“什么”,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可忍,孰不可忍?”“孰不知”即“谁不知”,意思是谁都知道。“殊”,音shū,可作副词,“殊不知”意思是竟然没想到,竟然没发觉。从例句来看,彩电企业是经过“几年鏖战”之后,因为“谁也没有捞到什么好处”,才意识到价格战是把“双刃剑”的。这显然是“殊不知”而不是“孰不知”。




2#
 楼主| 发表于 2015-6-14 11:44:50 | 只看该作者

常用别字辩析一二三【转】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5-6-14 11:46 编辑

粹:精萃/精粹

【病例】这本诗歌选本,集中了当代抒情短诗的精萃,值得向年轻人推荐。
【诊断】音同义混致误。

【辨析】“精萃”应为“精粹”。“粹”和“萃”读音均为cuì。“粹”是形声字,米字旁是它的形符,意思是没有杂质的、品质优良的大米,由此引申出精华的意思。所以,它可以和同义的“精”构成“精粹”一词。“萃”也是形声字,草字头是它的形符,本义是草丛生的样子,由此引申为动词,义为聚集,如荟萃、集萃、萃聚。聚集在一起,自然就成了一个整体,由此又可用作名词,指群、类。成语有“出类拔萃”,这里的“萃”和“类”都是指相同或相似的人物、事物的集合体。无论是动词还是名词,“萃”都没有精华的意思,广告中经常见到的“精萃”组合,完全是拉郎配。


发:美發廳/美髮廳


【病例】新开的商城边又有了一家美发厅,一到晚上,繁体字书写的“美發廳”三字闪闪发光。
【诊断】繁简误认致误。

【辨析】“美發廳”应为“美髮廳”。“美髮”,简化字的规范写法应是“美发”。“发”对应的是两个繁体字:一个是“發”,一个是“髮”。“發”,音fā,本义为射箭,故其字从弓,如“百發百中”;引申指发射,如“弹无虚發”。“髮”,音fà,本义为头发,故其字从“髟(音biāo,长发飘舞的样子)”,如苏东坡的“早生华发(髮)”。“美髮廳”误为“美發廳”,显然是没有弄清楚“发”和“發”“髮”不同的对应关系。


雌:信口齿黄/信口雌黄


【病例】明明卖的是过期食品,还信口齿黄,说营养价值没有改变。
【诊断】音近致误。

【辨析】“信口齿黄”应为“信口雌黄”。“雌”,音cí。“雌黄”为橙黄色的矿物,可作褪色剂用。古人抄书、校书有了差错,常用雌黄涂改。据《晋书·王衍传》,王衍字夷甫,此人能言,发现有说得不妥当的,立即加以修正,“时号口中雌黄”。可见这本是一个中性词。后来则成了贬义词,所谓“信口雌黄”,就是说话不顾事实,不负责任,信口乱说。“齿”,音chǐ。“齿黄”的字面意义是牙齿发黄,这和乱说没有必然联系。


果:食不裹腹/食不果腹

【病例】“食不裹腹,衣不蔽体”早已成为历史,今天,人们对饮食的要求,已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诊断】音同致误。

【辨析】“食不裹腹”应为“食不果腹”。“果”和“裹”读音均为ɡuǒ。“果”,本指树木结的果实。大凡果实,皆饱满而圆胀,庄子便用“果”来形容人的饱足的样子。他在《逍遥游》中写道:“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腹犹果然”就是肚子像果实一样圆滚滚的,故“果腹”有饱足义。成语“食不果腹”,则是说吃不饱肚子,常用来形容贫苦的生活。“裹”虽和“果”同音,但意思是指在外部包扎、缠绕,“衣不裹腹”也许还可以说,“食不裹腹”让人无法理解。


趺:跌坐/趺坐


【病例】沈先生曾写过一首《跌坐》诗,表明自己的心志:“举世嚣嚣我适静,棕床跌坐作心观。”
【诊断】形似致误。

【辨析】“跌坐”应为“趺坐”。“趺坐”是一种特殊的坐姿,也许一般人不太熟悉的缘故,出版物中常误为“跌坐”。这两个字虽然只差一小撇,但一个摔倒了,一个稳坐着,字义差得很远。“趺”,音fū。形声字,本义为脚背;用作动词时,指左右脚交叉盘坐。这是佛教徒的一种常用坐姿,称为“趺坐”。这样坐着是不可能“跌”的。用作名词,可指石碑的底座,如“石趺”“龟趺”等。“跌”是一个常用字,看字的构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它的意义:失足。——失去平衡自然容易摔倒。引申义有坠落、降低、价格下降等,如跌落悬崖、股市暴跌。


敦:温柔钝厚/温柔敦厚

【病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儒家认为,温柔钝厚是《诗经》的基本特色。
【诊断】音近致误。

【辨析】“温柔钝厚”应为“温柔敦厚”。这四个字就字面意义来说,指温和而宽厚。《诗经》是“四书五经”之一,其中有不少作品意在讽刺,但用语怨而不怒,所以称之为“诗教”。这是符合儒家的道德标准的。“敦”本是古代的一种食器,音duì,它由青铜制成,器身和盖子都为半球形,器物整体呈球形。由于这种器物看上去厚重而实在,因此,本为名词的“敦”,引申出了形容词的意义,可指情感的诚恳和深厚,汉语中有一批由“敦”构成的词,如“敦请”“敦促”“敦聘”等等。“敦厚”由两个同义语素联合成词,无论“敦”和“厚”都包含着正面的情感。而“钝”本义为不锋利,引申指迟钝、愚笨,在词义上是否定的。“敦”和“钝”自不能混为一谈。


箭:明枪暗剑/明枪暗箭

【病例】祖父死后,大哥因为做了承重孙,便成了明枪暗剑的目标。家庭气氛变得更加压抑。
【诊断】音同义混致误。

【辨析】“明枪暗剑”应为“明枪暗箭”。“箭”和“剑”读音均为jiàn。“箭”可在远处、暗处发射;“剑”为短兵器,适合于近战。所以“箭”和“剑”虽同为武器,却不能混用。距离远、暗地里伤人要用“箭”,面对面公开作战要用“剑”。“明枪暗箭”比喻公开的和隐蔽的攻击,不能写成“明枪暗剑”;而“唇枪舌剑”是口舌之战,舌是最短不过的“兵器”,适合比喻为“剑”而不是“箭”。






3#
 楼主| 发表于 2015-6-14 11:52:27 | 只看该作者
炕:火坑/火炕

【病例】里屋便是火坑,铺着手工织的毛毯,搁在上面的小桌上摆满了热腾腾的菜。
【诊断】形似误读致误。
【辨析】“火坑”应为“火炕”。“炕”,音kànɡ,“火炕”是我国北方农村睡觉时用的土台,下面有孔道,孔道两端连接炉灶与烟囱,烧火后可以取暖。“坑”,音kēnɡ,指洼下去的地方,如“一个萝卜一个坑”。“坑”旧可通“炕”,但早在宋代时已不通用,“火炕”不能写作“火坑”。南方因没有火炕,常有人因为形似把“火炕”读为“火kēnɡ”,笔下也误为“火坑”。


黏:粘度/黏度

【病例】农贸市场上新到的一种大米,不仅颗粒饱满,而且粘度很高,一上市就受到热捧。
【诊断】正异误认致误。
【辨析】“粘度”应为“黏度”。“粘”和“黏”两字长期纠缠不清,和不了解异体字的变化有关。早在1955年12月公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黏”曾作为异体字被淘汰;凡是原来用“黏”的地方,一律改用“粘”。但在1988年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黏”字已恢复使用。“粘”和“黏”的分工是:“黏”的读音为nián,形容词,形容能把一种东西附着到另一种东西上去的性质,比如胶水就具有这种特性。“粘”,除用作姓氏时读Nián外,其他地方一律读zhān,动词,指通过黏性物把两种物体结合到一起的行为,如“把邮票粘到信封上”。“黏”和“粘”读音不同,词性不同,词义不同,在“黏”和“粘”两者明确分工以后,继续以“粘”代“黏”,是不符合用字规范的。


倚:依马可待/倚马可待

【病例】小马可是我们公司的“一支笔”,几千字的报告,上万字的总结,只要把任务交给他,依马可待。
【诊断】音近义混致误。
【辨析】“依马可待”应为“倚马可待”。“依”,音yī;“倚”,音yǐ。《说文》中两字互训:在解释“依”字时,说“依,倚也”;在解释“倚”字时,又说“倚,依也”。两个字的本义几无二致,但在实际使用中,还是有微妙的区别的。“依”偏向于挨着,间距很小,如“依山傍水”“白日依山尽”;“倚”偏向于靠着,往前为“凭”,往后或往两边则为“倚”,如“倚着东门”“倚着树干”。“倚马可待”说的是晋代的袁虎。桓温领兵北征时,命令袁虎起草公文,袁虎靠着马背,手不停挥地写下了七张纸,而且写得文从字顺。后世便用“倚马千言”“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此处的“倚”是靠着,理应用“倚”。


计:空城记/空城计

【病例】小夫妻俩把衣服晒在外面,制造全天在家的假象,其实早就抽身去了南京,演了一场“空城记”。
【诊断】音同致误。
【辨析】“空城记”应为“空城计”。“计”是会意字,从言从十,本义指结算,后引申有计划、计谋、策略义。“空城计”见于《三国演义》,马谡失街亭以后,司马懿率军直逼城下,诸葛亮无奈定下空城计。这个“计”是计策、计谋,不是记载、记录,不应用“记”。


竽:滥芋充数/滥竽充数

【病例】自从钢琴热掀起后,钢琴教师身价倍增,一批“三脚猫”也混迹其中,滥芋充数。
【诊断】形似致误。
【辨析】“滥芋充数”应为“滥竽充数”。“竽”,音yú,一种古乐器,类似于现在的笙,多用竹管制成,故其字为竹字头。“芋”,音yù,指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下茎富含淀粉,即日常食用的芋头,故其字为草字头。成语“滥竽充数”出于《韩非子》,说的是一位南郭先生,本不擅长吹竽,也装模作样成了宫廷乐队里的演奏员,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南郭先生吹的是“竽”而不是“芋”,芋头是只能食用而不能吹奏的。


麈:挥尘/挥麈

【病例】没想到沈家的书房,成了朋友们清谈之地,有人提议取名为“挥尘堂”。
【诊断】形似致误。
【辨析】“挥尘”应为“挥麈”,“尘”是“麈”的误写。这显然和“尘”的繁体字“塵”有关。“塵”,以鹿奔跑扬起尘土会意。现简化为“尘”,以小土飞扬会意。引申指行迹、踪迹,如望尘莫及、前尘往事、步人后尘等。“挥麈”为什么会误为“挥尘”呢?就因为主字底的“麈”和土字底的“塵”高度形似的缘故。麈,音zhǔ。本义为一种鹿类动物,亦名驼鹿,俗称四不像。“挥麈”的“麈”,也称“麈尾”,古时人们闲谈时用来掸拭尘埃、驱赶蚊蝇的生活用具。它有一个长柄,柄的一端绑着一缕麈毛或其他兽毛,故称“麈尾”。对于古人来说,“挥麈”是常见的,而今人却很陌生,于是就常常把“麈”当成“塵”,又按例简化成“尘”。结果“挥麈”便莫名其妙地成了“挥尘”。


伎:技俩/伎俩


【病例】网络诈骗的技俩都是大同小异的。
【诊断】音同形似致误。
【辨析】“技俩”应为“伎俩”。“伎”和“技”读音均为jì。古代“伎”可通“技”,指才智、技巧。“技俩”和“伎俩”这两个词都是有的,都可指技能、技巧,不含贬义。但由于“伎”又可通“妓”,在感情色彩上逐渐发生变化,近代以来“伎”专指玩弄手段或花招。“伎俩”因此不再写作“技俩”。


壸:壶奥/壸奥


【病例】“深得《金瓶梅》壶奥”,这是脂砚斋在《石头记》第十三回写的一条批语,向为人们论证《红楼梦》与《金瓶梅》之渊源关系时所引用。
【诊断】形似致误。
【辨析】“壶奥”应为“壸奥”。这两个字高度形似,仅一横之差。“壶”是一个常用字,茶壶的“壶”,音hú,下部为“业”。“壸”是一个冷僻字,音kǔn,下部为“亚”。“壸”的本义为宫中的小路。最初的字形呈现曲曲弯弯的形状。引申可指内宫。“壸闱”即帝王后妃居处,“壸政”指宫中政事。宫中的事自不可外泄,故“壸奥”可形容难以猜透的奥秘。


滥:陈词烂调/陈词滥调


【病例】诗本身并不能比题目给人以更深的印象,常常是那套毫无节制的陈词烂调。
【诊断】音同义混致误。
【辨析】“陈词烂调”应为“陈词滥调”。“滥”,本义为水漫溢出来,引申为过度、浮泛而不切实际,如泛滥成灾、狂轰滥炸、宁缺毋滥等。“烂”,本义指食物松软,引申为有机物腐烂,副词义为程度深,如烂泥、烂账、烂熟等。“陈词滥调”中的“陈”,指言语过时而没有新意,“滥”指过度使用而流于空泛。无论是“陈”还是“滥”,说的都是内容的不能推陈出新,而不是指具体物质的腐烂,所以不能写成“陈词烂调”。











4#
 楼主| 发表于 2015-6-14 11:55:52 | 只看该作者
概:气慨/气概

【病例】他身上有一股“老牛撞南墙,到死不回头”的气慨,一点不为眼前的利益所动。

【诊断】形似致误。

【辨析】“气慨”应为“气概”。“概”,音ɡài,本义指量谷物时刮平斗斛用的刮板,因为是木头做的,故以“木”为形符,不论大斛小斗,只要轻轻一刮,立即“众生平等”,概莫能外。于是“概”有一律、全部义。“气概”的“概”为借用,表示一种豪迈的气度、神情。“慨”,音kǎi,《说文》的解释是:“忼慨,壮士不得志也。”“忼慨”即“慷慨”,“慨”指激昂、愤慨的样子,是一种精神状态,故以“心”为形符。概、慨字形相似,但读音不同,词义有别。


磋:切蹉/切磋

【病例】两位画家都是四川人,有着数十年的交情,他们至今还经常在一起切蹉画艺。

【诊断】音同形似致误。

【辨析】“切蹉”应为“切磋”。“磋”和“蹉”读音均为cuō。“磋”最初指加工象牙,其打磨的过程与石头有关,故其字是石字旁。古人同样表示加工,因材质不同而用字不同: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因磨制东西需来回反复,又引申出研究、讨论的义项,《诗经》中便有这样的句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即反复研讨、商量。“蹉”,义为“失足”,所以是足字旁,又引申为失误。组词成“蹉跎”,意思是时光白白耽误过去,如“蹉跎岁月”。



待:以逸代劳/以逸待劳

【病例】形势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红军虽弱,却善于养精蓄锐,以逸代劳。

【诊断】音同致误。

【辨析】“以逸代劳”应为“以逸待劳”。语出《孙子·军争》。孙子说善用兵者,要“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佚”同“逸”。“待”,等候、等待。所谓“以逸待劳”,即在两军争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等待来攻的敌人疲劳时再出击。而“代”的本义为更迭、代替,没有等候的意思。以“逸”代替“劳”,是说不通的。


鉴:签赏/鉴赏

【病例】他既关注木雕的使用价值,又重视它的签赏价值,还特别享受购买时的精神满足。

【诊断】形似致误。

【辨析】“签赏”应为“鉴赏”。“鉴”的繁体字作“鑒”,本是古代一种金属做的盛水盆。在镜子发明前,古人常用这种盆盛水“照镜子”。铜镜发明后,具有同样功能,故也称“鉴”。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其中的“鉴”即镜子。再引申指“照”。如“水清可鉴”“光可鉴人”等。进一步引申指“审察”“仔细看”。如“鉴定”“鉴别”等。还可指使人警戒或引以为教训的事。如“前车之鉴”“引以为鉴”等。鉴赏,即仔细审视或判断(真伪、优缺点等)及欣赏。如“鉴赏字画”“鉴赏古诗词”等。“签”的本义是指“书签”,没有审视或判断的意思。



赖:死皮癞脸/死皮赖脸

【病例】遇到这种死皮癞脸的纠缠,你千万不要心软!古人不是说过,“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吗?

【诊断】音同致误。

【辨析】“死皮癞脸”应为“死皮赖脸”。“赖”字的右下方是个“贝”字,此为“赖”字的形符。“贝”代表着金钱,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故“赖”有依靠的意思,可构成依赖、仰赖等词。而人一旦失去依靠,则可能铤而走险,胡作非为,故“赖”又有不良的意思,可构成抵赖、诬赖等词。所谓“死皮赖脸”,是极言一个人不顾廉耻、纠缠不休。“癞”为病字头,本义指麻风病或癣、疥等皮肤病。癣、疥愈后留有疤痕,这样的形象特征给人印象不佳,故“癞”也可以指品质上的低劣,方言中的“赖子”也可作“癞子”。但从语言规范的角度考虑,不提倡“死皮癞脸”的写法。


截:直接了当/直截了当

【病例】在民主生活会上,张书记再次强调,有话要直接了当,不要吞吞吐吐、拐弯抹角。

【诊断】音近义混致误。

【辨析】“直接了当”应为“直截了当”。在历史上,“直截了当”有写作“直捷了当”的,但不写作“直接了当”。把“截”写为“接”视为一个差错,除了考虑词形的规范外,还因为两者在词义上存在微妙差别。所谓“直截”,就是不兜圈子,不绕弯子,它和后面的“了当”,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干脆、爽快。这是一种态度。而“直接”是和间接相对应的,说的是不经过中间环节,进入下一个过程,它强调的是一种程序。考虑到“直截了当”的表达意图,理应取“直截”而不是“直接”。


阱:陷井/陷阱

【病例】街头的海报上赫然写着:“设陷井,女老板偷漏税款心生毒计;造假供,贫弱女为救母亲诬陷男友。”

【诊断】音同义混致误。

【辨析】“陷井”应为“陷阱”。“阱”和“井”读音均为jǐnɡ,又均为地上挖出的洞或坑,但两字用途悬殊。“井”,甲骨文象木头纵横搭出的井栏形,本义指水井。引申指类似水井的物体,如矿井、油井、天井。古代凡人居处必有井,故“市井”一词可指乡里。“阱”则是会意字,从阜从井。《说文》:“阱,陷也。”本义指防御或捕捉野兽的陷坑。“陷”和“阱”为同义语素。一个是用于捕捉的“阱”,一个是用于汲水的“井”,两者的用途是不相干的。



洽:融恰/融洽

【病例】小玲待婆婆如亲妈,和小姑、小叔的关系也非常融恰,年年被村里评为好媳妇。

【诊断】音同形似致误。

【辨析】“融恰”应为“融洽”。“恰”和“洽”的读音均为qià。三点水的“洽”,本义为沾湿、浸润,故其字从水。由浸润引申出和睦、协调、商量等义项。所谓“融洽”,说的是关系的和睦、协调,和“洽”字的引申义是一致的。竖心旁的“恰”,可以用作形容词恰当,如“其言不恰”;或者用作副词正好,如“恰到好处”。但不能用于“融洽”。


瘙:搔痒病/瘙痒病

【病例】老年人发生搔痒病,往往以躯干最痒,患者有针刺、灼热或虫爬行感。

【诊断】形似义混致误。

【辨析】“搔痒病”应为“瘙痒病”。瘙痒病医学上指一种有明显瘙痒感而没有原发性病变的皮肤病。“瘙”,音sào,古书上指疥疮,故以病字头为形符。“搔”,音sāo,用指甲或其他物体轻轻抓挠,故以提手旁为形符。瘙、搔二字词性不同,“瘙”是名词,“搔”是动词;“瘙痒”是皮肤的一种感觉,“搔痒”则是止痒的一种动作。瘙痒病患者难免会搔痒,但搔痒者不一定都患有瘙痒病。



6#
发表于 2015-6-18 10:54:51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会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梅州市诗词学会 ( 粤ICP备17109579号
联系邮箱:jyss888@163.com    联系电话:13502339645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梅龙路市文联6楼608室    梅州嘉应诗社 版权所有

GMT+8, 2024-5-17 14:39 , Processed in 0.220786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