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找回密码
 成会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637|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中国古代诗歌中用典手法【诗论转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8-24 01:29: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4-8-24 09:37 编辑

谈中国古代诗歌中用典手法(一)(来自新浪网友yangyanping)

       典故是一种文化的不断延续。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政治可以改变,思想可以变化,唯独文化是延续不断的。古人常用典故,可以恰到好处地用极少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涵,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用典的作用


       在中国文化文学中,运用典故成了一种表现手法。所谓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的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诗文诗句,以增加词句的含蓄与典雅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用典就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首先,品评历史,借古论今


                                                          如:杜牧《泊秦准》
                      烟笼塞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中的《后庭花》歌曲名,是引用的一个典故,南朝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为“亡国之音”。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正值国运衰微之际,而这些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聚集于酒楼之中欣赏靡靡之音,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可能重演的隐忧?所以,诗人这里是借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

其次,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引用了一个典故。据《汉书·冯唐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诗人身在密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以魏尚自喻,希望有一天,朝廷也能派遣象冯唐这样的人前来,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再次、引发联想,创新意境


                                   如:辛弃疾《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 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词作中“八百里”“的卢”涉及两个典故:一是据《世说新语》记载,晋王恺以牛“八百里驳”与王济作赌注,王济获胜后杀牛作炙,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二是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运用这两个典故,创造一个雄奇的意境,不由让读者仿佛看到战争爆发前犒劳出征将士的壮观场面和战场上铁骑飞驰敌阵的激烈场景,极具穿透力。


第四、简洁精练,内涵丰富


       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里运用了向秀闻笛、王质遇仙两个典故表达贬官二十多年后回归时的感受。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抒发了对死去旧友深深的怀念之情;以“烂柯人”暗示自己遭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了。短短的十四个字,就表达出了如此复杂的情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好
25#
发表于 2014-8-27 08:13:34 | 只看该作者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4-8-26 21:49
谢谢老师临赏,多多指教

24#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21:52:26 | 只看该作者
微尘 发表于 2014-8-25 21:11
知识渊博,诗艺精湛。望多多讲座!心谢!

是转帖,刘社长误会了撒
23#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21:51:00 | 只看该作者
开朗的心情 发表于 2014-8-25 19:15
呵呵,茶行看头像,我们俩像不像兄弟?

22#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21:50:06 | 只看该作者
21#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21:49:4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临赏,多多指教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21:48:57 | 只看该作者
guyueqiuyi 发表于 2014-8-25 11:20
“用典”是我比较突出的弱项,所以本帖子值得收藏学习!
谢谢山人推荐!

谢谢临赏,学无止境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21:47:43 |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4-8-25 21:11:05 | 只看该作者
知识渊博,诗艺精湛。望多多讲座!心谢!
17#
发表于 2014-8-25 19:15:5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茶行看头像,我们俩像不像兄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会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梅州市诗词学会 ( 粤ICP备17109579号
联系邮箱:jyss888@163.com    联系电话:13502339645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梅龙路市文联6楼608室    梅州嘉应诗社 版权所有

GMT+8, 2024-6-18 18:13 , Processed in 0.221399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