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标题: 简析三首诗 [打印本页]

作者: 酒意诗情谁与共    时间: 2016-11-25 18:49
标题: 简析三首诗
雨后
作者/魏京宁
野外芳菲好,风微雨乍收。青山如旧识,行客欲长留。
弄玉泉声脆,驮香蝶影稠。最怜春色晚,月挂小银勾。
这一首五律是自然风老师在微信群转发五华诗社部分社员作品,看后有所思,又来写点读后心得与大家分享。这诗是写春天雨后山外野行见闻,初看就给人一种比较清新感觉,也觉得作者用词用字颇见凝练。全诗看上去句句都在写景,那有没有情在呢?如果一首诗只是为写景而写诗,而无情在,那只是一个格律的空壳而已。那写来有什么意思呢?诗人为什么而写诗?诗到底要怎么写?我想清人袁枚论诗中的一首诗可以回答。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诗人要有一颗诗心,有诗心还要有灵感,最主要的是能解用,即能解能用寻常物,才能写出好诗来。前人论诗、也经常说情景交融,那什么样的诗才算情景交融呢?在我看来这首诗就做到了情景交融。
首联:野外芳菲好,风微雨乍收。作者首先看到雨过天晴,春暖花开,轻风微吹,芳菲遍野。不禁兴起要寻春踏青之游。出来野外看到了什么。看颔联:青山如旧识,行客欲长留。青山给作者的感觉是什么,不是似曾相识,而是如旧识,意思就是以前一样,青山不改其色,没变过。而下句是,行客欲长留,行客,一般指旅客,也多有指离开故乡漂泊的意象。这里当然是指作者本人。欲长留,想留什么?想留在此处?想留在故乡?想留住春天,想留住过往?这里有太多的东西想留住。青山不改、行客匆匆。诗外深意嚼之难尽 。再看颈联吧,弄玉泉声脆,驮香蝶影稠。泉水叮咚,飞珠溅玉,春暖花开,芳香溢野,蝶影成双,驮香而归。诗人多么留恋此山此水。面对此物此景,诗人又生出什么样的情呢?结句;最怜春色晚,月挂小银勾。最怜的是,雨过天晴,日落黄昏,暮色低垂。一日将尽,夜之将至,新月如勾。而春又将晚,芳菲欲谢,时序交替,怎不感叹流光易逝。此诗开头以芳菲好,青山不改其色,以青山不变其貌,衬对下面流水无情,新月如勾之圆缺自然规律的动态,此诗以不变之中静对流动之中变化,此诗好就好在这里。衬出春色将晚,春夏交替,怜芳菲,惜流光,叹人生如行客羁旅大自然之中。好景难留。谓人生无常,此诗落笔不重,不伤,甚至还清新绮丽,却情景相融,读后却能让人无限惆怅。江峰曾有一首歌《春天里》。。。。凝视此刻这灿漫的春天,依然像那时温暖的模样,。。。却我感觉是那么悲伤,岁月留给我更多的迷惘。。。在这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我的眼泪忍不住的流淌。,,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如果有一天我悄然而去 ,,,请把我埋在春天里。伤春是古今诗人老生常谈的了,并无新意,但诗要写出自己独有的一种性情,也不容易。


秋思
作者/曾露媚
昨夜思君君未归,秋浓带雨隔窗飞。此情销得成何待?空对花开望翠微。
这首七绝,写的是秋思,这种意象在宋词里经常看到,伤春悲秋,即是闺望夫,或闺怨之类,而诗,最有名莫过于这首: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此诗开篇就直点主题,昨夜思君君未归,可想而知,昨夜是怎么样的一个夜晚,听风听雨,思君夜更长,应是辗转翻侧,一夜未眠,醒来仍然看到,秋浓带雨隔窗飞。秋浓,、秋深,晚秋也,此际所见风卷雨飞,阻人行程,不免让人更觉归来无望,真是游丝千条,思绪万结。此情销得成何待?问句,销得,就是销受或承爱的意思,意思就是我这情要销受到什么时候?但此句作者用了一个待字,也可以说这情要待到什么时候,这里有点自言自语,最后一句,空对花开望翠微。这句有意思啦,有古诗十九首里第一首,行行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遮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怱已晚。。。。的意思在里面啦。思君令人老,空对花开,以人喻花,花开,何其嫣然,何其美好,但花易开却也易凋,人也是韶光易逝,美人易老啊,望翠微,即眼望青山也,望着青山,想着千里之外的君啊,你难道不知道吗?花开易凋,美人易老啊。杜秋娘曾说: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晏殊也说,满目山河空念远,劝君怜取眼前人啊。此诗好在结句。以一句合前三句。淋漓尽致的写出诗人从昨夜到天亮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从医感怀
作者/杨了元
橘井生崖五十秋,百般世味梦中留。一年四季无闲歇,半夜三更没自由。
细语低声多奉献,手勤脚快少生尤。但祈药到能除病,免致头颅破血流。
橘井。典出葛洪《神仙传·苏仙公》苏仙公修仙得道去之前对母亲说,明年天下有温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井水一升,橘叶一片可疗一人。来年果有温疫,其母按其方治疗村人。此后橘井就代表行医。此诗中。首句、生崖,我想可能是生涯之误笔。第六句中、生尤,也是生忧之误。此诗全诗都用大白话,却写出了医生之苦,医者仁心,医人之奉献精神。诗的内容这里不用多说,一看就懂。这里主要说一点看法,我想有时,诗真的就要这么写才好,袁枚诗论说,描诗者多,作诗者少。莫把抄诗误作诗,我想像这首诗,才真叫作诗,独见真性情。无心之作即好诗。不见凿痕。
                                                                                                  完      
                                                                                                                                                                古朝榜写于2016/11/25


作者: 天涯红叶    时间: 2016-11-25 23:09

作者: 陈敬开    时间: 2016-11-26 17:14
朝榜先生笔耕勤勉,收获丰盈。
作者: 酒意诗情谁与共    时间: 2016-11-26 21:30
本帖最后由 酒意诗情谁与共 于 2016-11-27 09:02 编辑
陈敬开 发表于 2016-11-26 17:14
朝榜先生笔耕勤勉,收获丰盈。

中年方悟读书迟,今学牛来奋老蹄。拉轭平田推仄土,收成须问护秧泥。
作者: 幸勇    时间: 2016-11-28 14:39

作者: 陈敬开    时间: 2016-11-28 18:27
今生那怕读书迟,学海无崖应奋蹄。掌扼勤耕需好土,丰收肯定是肥泥。
作者: 古玉如    时间: 2017-1-24 11:46

作者: 山野之子    时间: 2017-1-24 16:36





欢迎光临 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http://www.mzjyss.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