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标题: 再谈新韵古韵 [打印本页]

作者: 闲趣    时间: 2013-10-7 12:03
标题: 再谈新韵古韵
本帖最后由 闲趣 于 2013-10-7 15:27 编辑

再谈新韵古韵
在中国诗词界,自从有了以普通话为基础的《中华新韵》以来,新韵古韵谁优谁劣的争论就一直困扰着古典诗词界。我觉得这样的争论,对古典诗词本身的继承、普及和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谈几点自己的肤浅认识,以供大家思考。
1.不要让古典诗词被边缘化。没有偏见的任何诗词爱好者都不难发现,在众多的文学艺术形式中,如:小说、散文、电影、电视剧…中,就连孔子、李世民、康熙、毛泽东…都在讲普通话了!各种文学艺术形式中也不存在新韵古韵之争,唯独在古典诗词中存在新韵古韵之说。这种“双规特列”现象,长期存在下去,必然导致古典诗词另类化,并被边缘化。
2.不要忘了诗词的最大文学特征是朗诵。古典诗词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其最大特点是运用文字自身抑扬顿挫的有机组合,产生朗诵美。我们阅读创作诗词,无论发不发出声音,都在自发地用朗诵的情调,大家可以认同吧?那么,有别于现行普通话的发音标准去创作朗诵诗词,靠是否入律的发音“注解”去创作朗诵诗词,会是一种什么美感呢?
3.不要把古典诗词定位于地方文艺形式。国家之大,民族之多,方言之众,是国情。假如我们把古典诗词定位于地方文学艺术形式,百韵齐放,各显风采,无甚不妥。但是,从古到今古典诗词恰恰是全国性的文学艺术形式,所以就必须和其他全国性文学艺术形式一样,遵循全国统一的发音规则。
4.不要割裂新韵古韵。新韵是随着时代语音变化而应运而生的。新韵和古韵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老子和儿子的关系。新韵和古韵的最大区别在于新韵合并了古韵中的入声,绝大多数发音是一致的。古韵与新韵一致的部分仍在流通,还在注解古典诗词是否入律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因而,新韵既继承了古韵仍在流通的发音,又扬弃了古韵已被当今主流社会停用的发音,是最好的继承和发扬光大!
5.统韵是古典诗词发展的内在要求。字是形音义的完整统一。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统一语言文字是历朝历代都在做的事情。过去的《平水韵》、《词林正韵》…也都是历史上诗词界统韵的产物,而绝非是保留已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所淘汰的地方发音的产物。






欢迎光临 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http://www.mzjyss.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