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6348780 发表于 2020-11-25 19:11:35

诗的创作

本帖最后由 846348780 于 2020-11-25 19:32 编辑

诗的创作
文/饶小舒
概述
文学史上所说的唐诗、宋词、元曲,其实就是在形式、语言、风格上各具特色的三种不同的文体。诗、词、曲,在唐、宋、元时期各领风骚几百年,代表了古代文学一时之胜景。
诗,有韵的文体作品,统称为诗。可分为古体诗与近体诗,唐及唐以前不讲对偶、押韵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的“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吟”等体裁通属古体诗;其代表人物岑参、李白、白居易等。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包括了“绝句”和“律诗”,近体诗对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了严格的规定,是盛唐时期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代表人物骆宾王、卢照龄、宋之问等。
随着诗的发展,近代还出现了不用韵的自由诗、用韵的散文诗等,这些非格律诗,本文不作论述。
这里开门见山来说怎样写绝句和律诗。
诗的押韵
读汉字发音,有长短、有升降,语音有高有低就构成声调。新韵将汉字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也即是新音中的1、2平声,3、4仄声。
发音特点:“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
除了新音,我们还要了解古音,古四声为:平上去入。其中平声又分为阴平阳平,而上去入都为仄声。古人将这些声调合理运用到诗歌里面,就形成了一种读感很美的音阶节拍。我们学写诗,正是以古四声来判定平仄。
韵有平声韵和仄声韵,仄声韵诗古存不多,不易了解,格律难于把握,对我们初学者来说,不作推荐。我们写诗押韵以平声韵为主,可参照平水韵表和中华新韵。
一、绝句
绝句就四句话。按照《诗法源流》中的解释,绝句是“截句”的意思,就是从律诗中截取四句。还有一种解释是从“五言短古,七言短歌”变化发展而来,唐人赋以声律,使其定型,就成绝句。不管哪种说法,应该都是有漏洞的,对于绝句的起源,我们大体知道这点就行了。
    绝句根据每句所包括的字数分为三类:
每首四句 每句5个字为五言绝句,20字,简称五绝;
每首四句 每句6个字为六言绝句,24字,简称六绝;
每首四句 每句7个字为七言绝句,28字,简称七绝。
六言绝句较少见到,每句由三组双音步的词构成,字节为二二二,在诵读时,
缺少单双音节交相迭代,因面节奏单调、平仄失粘,这种诗体不适合吟咏。
唐人张继写过一首六言诗《归山》

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
空林/有雪/相待,古道/无人/独还。

诗词有极强的画面感,但音节四句都是:2/2/2,缺乏抑扬顿挫之美。六言绝句已经很少见 这体裁我们不主张初学者写作,了解一下便可。
五言七言绝句则倍受世人青睐。单双音节交相迭代,节奏感强。
绝句的押韵,主要有三点:
1、在一首诗中第二和第四句的末一字,用同一个韵目(即一韵到底)的字做韵脚(押韵);
第一句的末一字可押可不押,也可以用邻韵,如

相识黄铁君
两鬓生华发,如针刺我心。
人生多意气,惟恨晚知音。

瑞山吟
休闲大氧吧,青雾织丹霞。
鹤起琴心岛,蜂摇步径花。

第一首诗,第一句不押韵,而第二、第四句的末一字“心”、“音”,同押平水韵“侵”韵;第二首诗,“吧”、“霞”、“花”均在“六麻”韵,如果用了不同韵目的字做韵脚,就叫“出韵”或“落韵”,是违反格律的。
1、绝句首句可以不用韵。五言绝句,第一句以不用韵的居多(首句不押韵为正格),上一首诗首句“发”就不是韵字。但七言绝句如果第一句用韵,可以增加音乐美感,所以七绝的第一句,以用韵的为为正格。如果不押韵必须是仄音字或邻韵字。如

檀香馆品客家妹泡茶
小桌临炉意趣浓,贴心话语暖盈胸。
三杯不记庄周梦,长愿咽香伴子容。

无为基层
村家村事村题目,难做难忘难见功。
纵有才情如子敬,无为问道作痴聋。

第一首诗,韵字“浓”、“胸”、“容”,同在“冬”韵;第二首诗,韵字“功”、“聋”,为“东”韵,首联“目”为仄音字。
3、一首诗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字音也尽量避免重复。上面四首诗,韵脚读音都不重复。
二、律诗
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绝句和律诗有许多相同的地方,都是首句可以押韵或不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如

520游张家围荷塘
小塘迎夏七分绿,剩得三分满鲤鲢。
翠鸟飞低荷弄影,漪澜涌暗韵如泉。
闲游诗侣忙开拍,串戏鸳鸯恰并肩。
一镜春情须适意,临桥我是醉神仙。

乡郊锣鼓声
一山烟蔼笼新晴,绿径乡楼透鼓声。
闲坐无心因感应,整衣逆露竟前行。
登门会众八音恰,入座谐锣三乐衡。
尽兴胸中愁尽去,斜阳琦树啭啼莺。

这是二首七言格律诗,第一首首句不押韵,第二首首句押韵。
诗的格式
诗是哪一种格式看第一分句第二字和最后一字。
绝句的四种格式(五、七绝各二例)

1、平起平收(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诗例:瑞山吟
休闲大氧吧,青雾织丹霞。
鹤起琴心岛,蜂摇步径花。

2、仄起仄收(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韵)仄仄仄平平(韵)

诗例:谷雨踏山
一径生花剑,蟾蜍腐叶中。
松亭吹柳笛,双髻牧羊童。

3、仄起平收(仄起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例诗:立春有寄
雨过梅江列岸新,滩头钓少鹤声频。
自从疫发闲行谨,忘了天时已是春。

4、平起仄收(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诗例:过菊田
莺声鸢影黄花地,十里芬芳十里同。
若问何时心最醉,与君掩在野田中。

律诗的四种格式(五、七律各二例):

第1种格式: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诗例:桃花源
东溪菊自繁,瓦舍卧林园。
猎狗桥涂吠,玄鱼水底翻。
田耕无地主,曲和有山猿。
税试抛天外,烹茶憩竹轩。

第2种格式: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诗例:孔子
始创儒家说,骚风妙入神。
毕生勤治教,百世点迷津。
吾辈多茅塞,文明各自珍。
兰堂存道理,好待有心人。

第3种格式: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诗例:赞光头白衣天使赴武汉
红粉痴心春又萌,蛮腰细扭语轻轻。
却因患信不能抑,绞尽青丝逆水行。
借得神农消毒粉,前驱疫疠小鸦兵。
从今江汉复颜色,漫野鸥鹰飞且鸣。

第4种格式: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诗例:庚子年三八节赞桃花仙子
以身赴水非时任,趁伴清流往白云。
一路风餐虽故事,千般慷慨励斯文。
巫彭锄艾堪堪送,江汉疑狐渐渐熏。
纵此捐生心亦足,来春嘉木竞芳芬。
诗的起承转合
胡立民论诗与绝:“起要扣题、突兀;承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作准备;结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有些诗在起句用偶句,是因为内容较严肃;一般没要求。
2、兴起。朱熹的理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所咏之词也。”就是起句的第一分句,先说一个你所看得见的“合理的物象”作为诗的引子,好象《过菊田》中的“莺声鸢影黄花地”、《乡郊锣鼓声》中的“一山烟蔼笼新晴,绿径乡楼透鼓声。”也即是起句用景语直入主题。当然写诗不一定都要兴起,它只是一个比较常用且方便的方法。
承,,甲骨文的“承”字,上面象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象人被双手捧着。捧着的是什么?就是“物”,也就是首句的“合理的物象”,就是承接首句继续景语,“十里芬芳十里同”、“闲坐无心因感应,整衣逆露竟前行”。但是,因为下句(绝的第三分句,律的第七分句)要转了,所以承句要对首句要有所扩展和扩张,“十里”宽了,“竞前行”动了,以承上启下,方便把作品引入高潮。
3、丝要织成布,机器就必须转起来,在诗中,“转”就是递进和升华。写一首诗,当景语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就要由客观进入主观了,紧扣承句,可直行可拐弯,但轨迹不能断裂。“十里芬芳十里同”是什么情况?当然是能使人醉的景象了,就有了“若问何时心最醉”,直入写“醉”了;“登门会众八音恰,入座谐锣三乐衡。”则是从侧面烘托内心,“八音恰”、“三乐衡”了,有了人的心理因素,也就有了情语成分,在起、承基础上的螺旋式上升,由客客转入了主观,情景交融,为后面的合句做了辅垫。
4、“合”字的本义就是闭合、合拢。用诗的语言,叫“扣回”。就好象前面有了墨汁、有了纸笔,要画一个圆,最后画成,前面已有准备,这里就不能另开辟径,用前面材料,即是扣紧内容“实比”,画好圆“扣回”,“与君掩在野田中”这是最高潮,诗嘎然而止。律诗有二个分句,第七分句小结前面六分句,“尽兴胸中愁尽去”,第八分句完成“实比扣回”,“斜阳琦树啭啼莺”以景扣回。
诗的平仄与替、对、粘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有阴平、阳平为古平音,上声、去声为古仄音。诗的平仄是根据声调有无升降变化来定义的:平直的是“平”,不平直是“仄”;在不平直之中,又有短促的“入”调,上、去、入这三个声调在古诗词中归纳在“仄”声调,平、上、去、入是中古音系的四声系统。当然,自元朝周德清平分阳阴后,“入”声逐渐被取消了。
不合平仄的诗我们叫“出律”,但古人吟诗作对是按古音的,不能简单地用现代音朗读古诗、联来评定是否出律。

小塘迎夏七分绿,剩得三分满鲤鲢。

这二联之中,七、绿、得三字是入声字作仄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诗句不出律,是否入声字我们可以通过平水韵表查考。
替是指诗的交替,具体地说,就是五绝五律2、4位,七绝七律2、4、6位“仄平仄”、“平仄平”的交替。
为方便理解,这里用一首诗“墙头草”来讲解。

小子离娘伴絮飞,愈墙无力憩幽微。
仄仄中平仄仄平,中平平仄仄平平。
寻思世恶莫如避,未料生平皆是非。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野雀登枝强虏色,狂风过境任撕衣。
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
左摇右摆心何苦,只怨天高俗与违。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诗中8个分句红字“替”了,1、4、5、8是“仄平仄”,2、3、6、7是“平仄平”。如果出现“平平仄”、“仄平平”则“失替”,大家注意。
“对”是指律诗中的起承转合四个步骤中每一步聚的前后两个分句,第2、4、6(五律2、4)位置上的字词性相同,平仄必须相反,否则“失对”从上面诗例中,子-墙、娘-力、絮-幽、思-料、恶-平、如-是等,红字仄、绿字平,我们也很容易能看出来。
继续讲“粘”。“粘”就是指起承转合的连接句2-3、4-5、6-7分句,对应位置上的字(七律在第2、4、6字,五律2、4字)平仄必需相同,否则“失粘”。
例句:律诗中的第三分句与第二分句

愈墙无力憩幽微。寻思世恶莫如避,
中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

例句中:墙-思、力-恶、幽-如同声调,同理,第五分句与第四分句,第七分句与第六分句,一首七律共有9对“粘”。
诗的节奏
无论什么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是由字和词组合为句然后成文的。“字意节奏”属于自然节奏,诗还需要一种叫“吟诵节奏”,用来判断在哪个地方停顿,即是找出节奏点。
并不是符合平仄的五字就可以入诗,五言诗节奏用2-1-1或2-2-1,不能用1-2-2或3-2。
举例:”玉水访友”.

桃娘生曲径2-1-2,野鹤漱流泉2-1-2。
饲草间香稻2-1-2,长林薄晓烟2-1-2。
莺飞迎客访2-2-1,犬吠报君贤2-2-1。
浅酌樵耕事2-2-1,高情胜一笺2-1-2。

七言诗,诗句的节奏是(2-2-2-1)(2-2-1-2),不能用(3-2-2)(1-2-2-2)。举例:“茅坪之战遗址”

林密峰高形自险2-2-1-2,
古村山道吼松风2-2-1-2。
曾经烈火寻馀烬2-2-1-2,
只看溪边杏子红2-2-2-1。

以上断句不仅吟读起来顺口,也容易理解句子中的含义。

韵字的阴阳平衡

   一阴一阳之谓道。平衡不仅符合道家的文化精神,也符合儒家的文化精神。圣人孔子根据史实整理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书,讲解了君子淑女之道,乾坤两卦之象等等,体现出了一个共性,即阴阳之道。
“寒暑既平分,阴阳复贞观。”“律候行宜表,阴阳运不欺。”现实生活中,阳盛阴衰、阴盛阳衰,都不是一个和谐的方式,比如一个人体内阴阳失去平衡,就会生病,一只脚高一只脚低就容易摔倒,有男就有女、有南就有北、有上就有下。只有顺应时势、阴阳调和才能保持社会和自然的一致性,只有阴阳平衡才能持续发展。
诗的韵字也讲究阴阳平衡、阴阳的互存互寓。韵字阴阳以汉语拚音一声为阴平,二声为阳平。
举例:“疫期”

布谷深声宿雨凉,千家千店闭门房。
封城彰显文明久,戴罩无惊咫尺伤。
百万医经谁领解,三分药草急贤良。
凭栏我嘱高飞雁,捎片春云到武昌。

这首七律诗,五个韵字,“伤”、“昌”阴平调,而“凉”、“房”、“良”阳平调,音调结构2:3,顺序:阳-阳-阴-阳-阴,阴与阳之间形成了对比,这就避免了单调,诗词音韵抑扬顿挫,好象一条小溪、一首歌,曲折回环,趣味横生,让人回味无穷。
古音的阴阳与现代音的阴阳有时是有区别的,比如在李商隐那个时代,“东、天、申”是阳音,“沉、凉”是阴音,这种古今阴阳的不同,却不能拿来说明唐人不按阴阳押韵的依据。
我们初学者创作律诗,根据现代音去区分即可,一定要阴阳搭配,1:3,2:3,2:2都是可以的,1:4,0:4,1:5都是有欠缺的。

写诗的技巧
   第一步:确定格式。前面说了,诗就四个格式,初学者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把格式表放在题目下面,就像我们做衣服必须先量尺寸一样,用字的时候注意参照,这样就保证了该作品不会失替,失对,失粘。
第二步:确定韵部和韵字。写诗就必须用韵,对律诗来说,选择适当的韵部十分紧要,对我们初学者来说,用得最顺手的韵表就是《平水韵》,可以根据所写内容任意选取韵部,当然,也可用《中华通韵》,但有些诗友用《中华词韵》,这个用来写诗,韵太宽,就不可取了。
第三步:选择合理的物象。诗的创作,离不开物像,物像来源于生活,不能凭空想像,所谓“闭门造车”,《礼记•乐记》“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诗人发现的东西叫素材,素材很多,但并非所有都能成为物象,诗人是为了抒发什么情感或是受到什么刺激产生怎样的灵感,就要依自已需要选择合理素材写入作品,这素材就成了物象。

例:蓼子坝渡口
依水当关缚虎狼,古榕树下角弓张。
一时胜败谁能料,惟有真心护梓桑。

这首诗意图就是想写蓼子坝战役,抒发爱国爱家的情怀,蓼子坝有人物简介、战事图、标语等等很多可用素材,但本诗只选取了现场可见之“水”、“古榕树”作写诗素材,把景和情安排在适当的位置,使起承转合条理清晰。

写诗需要注意的地方
1、“三仄尾”就是诗的后三字连续都是仄声,“三平尾”就是诗的后三字连续为平声。对于“三仄尾”“三平尾”是否合律,仍在争论中,目前尚无定论,但我们初学者,为了不被挑剔,不主张出现。
2、在平韵诗中,偶数句(2,4,6,8)必须是平收,奇数句(3,5,7)是仄收,第1句可仄可平。
3、律诗中的承、转联必须对偶,除了词性相同,因受节奏限制,它对平仄位置的要求十分严格。
4、诗的每一个分句,不宜出现孤平的情况。一般来说韵句中除韵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的是孤平,也还有将“两仄夹一平”也称孤平的,但这观点本人不认同,同时,为了能充分表达诗意,本人同意在适当的地方使用拗句。
5、“窄韵”即是在一首诗中,韵字词性其本相同,这就容易重复内容,不可取;“倒韵”就是为了押韵,写作品的时候颠倒用字,硬把千里写成里千,文化写成化文,读起来要多别扭有多别扭,这肯定是错的;“僻韵”就是使用生僻而不常见的韵字,这是一种不教人读的方法,显然也是不可取的;“险韵”、“窜韵”同样也不可取,“私韵”是在一定范围内相约使用于某一特定部位的韵字,这个是允许的,但既是“私”,就不能在没有约定的群体中使用。
6、避免重字和韵字入诗。
7、注意动静的结合。

mzxlx 发表于 2020-11-30 10:36:37

{:woshou:}{:xianhua:}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诗的创作